> 文档中心 > 使用 LSTM 对销售额预测(Python代码)

使用 LSTM 对销售额预测(Python代码)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
  • 二、LSTM又是什么捏?
    • 1.引入库
    • 2.加载数据,并检查输出
    • 3.模型建立
    • 4.模型检验
  • 总结

前言

使用 LSTM 对销售额预测(Python代码)
大家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预测的场景,比如预测品牌销售额,预测产品销量。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波使用 LSTM 进行端到端时间序列预测的完整代码和详细解释。
我们先来了解两个问题:

  • 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
  • 什么是 LSTM?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表示基于时间顺序的一系列数据。它可以是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未来的数据将取决于它以前的值。
在现实世界的案例中,我们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时间序列分析:

  • 单变量时间序列
  • 多元时间序列
    对于单变量时间序列数据,我们将使用单列进行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如我们所见,只有一列,因此即将到来的未来值将仅取决于它之前的值。
但是在多元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况下,将有不同类型的特征值并且目标数据将依赖于这些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如在图片中看到的,在多元变量中将有多个列来对目标值进行预测。(上图中“count”为目标值)

在上面的数据中,count不仅取决于它以前的值,还取决于其他特征。因此,要预测即将到来的count值,我们必须考虑包括目标列在内的所有列来对目标值进行预测。

在执行多元时间序列分析时必须记住一件事,我们需要使用多个特征预测当前的目标,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

在训练时,如果我们使用 5 列 [feature1, feature2, feature3, feature4, target] 来训练模型,我们需要为即将到来的预测日提供 4 列 [feature1, feature2, feature3, feature4]。

二、LSTM又是什么捏?

本文中不打算详细讨论LSTM。所以只提供一些简单的描述,如果你对LSTM没有太多的了解,可以参考我们以前发布的文章。

LSTM基本上是一个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处理长期依赖关系。

假设你在看一部电影。所以当电影中发生任何情况时,你都已经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并且可以理解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才会有新的情况发生。RNN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工作,它们记住过去的信息并使用它来处理当前的输入。RNN的问题是,由于渐变消失,它们不能记住长期依赖关系。因此为了避免长期依赖问题设计了lstm。

现在我们讨论了时间序列预测和LSTM理论部分。让我们开始编码。

让我们首先导入进行预测所需的库:

1.引入库

代码如下(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pandas as pd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LSTM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from keras.wrappers.scikit_learn import KerasRegressor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

2.加载数据,并检查输出

代码如下(示例):

df=pd.read_csv("train.csv",parse_dates=["Date"],index_col=[0])df.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f.ta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让我们花点时间看看数据:csv文件中包含了谷歌从2001-01-25到2021-09-29的股票数据,数据是按照天数频率的。

[如果您愿意,您可以将频率转换为“B”[工作日]或“D”,因为我们不会使用日期,我只是保持它的现状。]

这里我们试图预测“Open”列的未来值,因此“Open”是这里的目标列。
让我们看一下数据的形状:

df.shape(5203,5)

现在让我们进行训练测试拆分。这里我们不能打乱数据,因为在时间序列中必须是顺序的。

test_split=round(len(df)*0.20)df_for_training=df[:-1041]df_for_testing=df[-1041:]print(df_for_training.shape)print(df_for_testing.shape)(4162, 5)(1041, 5)

可以注意到数据范围非常大,并且它们没有在相同的范围内缩放,因此为了避免预测错误,让我们先使用MinMaxScaler缩放数据。(也可以使用StandardScaler)

scaler = 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1))df_for_training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df_for_training)df_for_testing_scaled=scaler.transform(df_for_testing)df_for_training_scale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数据拆分为X和Y,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正确阅读每一个步骤。

def createXY(dataset,n_past):  dataX = []  dataY = []  for i in range(n_past, len(dataset)):   dataX.append(dataset[i - n_past:i, 0:dataset.shape[1]])   dataY.append(dataset[i,0])  return np.array(dataX),np.array(dataY)trainX,trainY=createXY(df_for_training_scaled,30)testX,testY=createXY(df_for_testing_scaled,30)

让我们看看上面的代码中做了什么:

N_past是我们在预测下一个目标值时将在过去查看的步骤数。

这里使用30,意味着将使用过去的30个值(包括目标列在内的所有特性)来预测第31个目标值。

因此,在trainX中我们会有所有的特征值,而在trainY中我们只有目标值。

让我们分解for循环的每一部分:

对于训练,dataset = df_for_training_scaled, n_past=30
当i= 30:

data_X.addend (df_for_training_scaled[i - n_past:i, 0:df_for_training.shape[1]])

从n_past开始的范围是30,所以第一次数据范围将是-[30 - 30,30,0:5] 相当于 [0:30,0:5]

因此在dataX列表中,df_for_training_scaled[0:30,0:5]数组将第一次出现。

现在, dataY.append(df_for_training_scaled[i,0])

i = 30,所以它将只取第30行开始的open(因为在预测中,我们只需要open列,所以列范围仅为0,表示open列)。

第一次在dataY列表中存储df_for_training_scaled[30,0]值。

所以包含5列的前30行存储在dataX中,只有open列的第31行存储在dataY中。然后我们将dataX和dataY列表转换为数组,它们以数组格式在LSTM中进行训练。

我们来看看形状。

print("trainX Shape-- ",trainX.shape)print("trainY Shape-- ",trainY.shape)(4132, 30, 5)(4132,)print("testX Shape-- ",testX.shape)print("testY Shape-- ",testY.shape)(1011, 30, 5)(1011,)

4132 是 trainX 中可用的数组总数,每个数组共有 30 行和 5 列, 在每个数组的 trainY 中,我们都有下一个目标值来训练模型。

让我们看一下包含来自 trainX 的 (30,5) 数据的数组之一 和 trainX 数组的 trainY 值:

print("trainX[0]-- \n",trainX[0])print("trainY[0]-- ",trainY[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查看 trainX[1] 值,会发现到它与 trainX[0] 中的数据相同(第一列除外),因为我们将看到前 30 个来预测第 31 列,在第一次预测之后它会自动移动 到第 2 列并取下一个 30 值来预测下一个目标值。

让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格式来解释这一切:

trainX — — →trainY[0 : 30,0:5][30,0][1:31, 0:5][31,0][2:32,0:5][32,0]

像这样,每个数据都将保存在 trainX 和 trainY 中。

3.模型建立

现在让我们训练模型,我使用 girdsearchCV 进行一些超参数调整以找到基础模型。

def build_model(optimizer):  grid_model = Sequential()  grid_model.add(LSTM(50,return_sequences=True,input_shape=(30,5)))  grid_model.add(LSTM(50))  grid_model.add(Dropout(0.2))  grid_model.add(Dense(1))grid_model.compile(loss = 'mse',optimizer = optimizer)  return grid_modelgrid_model = KerasRegressor(build_fn=build_model,verbose=1,validation_data=(testX,testY))parameters = {'batch_size' : [16,20],     'epochs' : [8,10],     'optimizer' : ['adam','Adadelta'] }grid_search = GridSearchCV(estimator = grid_model,     param_grid = parameters,     cv = 2)

如果你想为你的模型做更多的超参数调整,也可以添加更多的层。但是如果数据集非常大建议增加 LSTM 模型中的时期和单位。

在第一个 LSTM 层中看到输入形状为 (30,5)。它来自 trainX 形状。

(trainX.shape[1],trainX.shape[2])(30,5)

现在让我们将模型拟合到 trainX 和 trainY 数据中。

grid_search = grid_search.fit(trainX,trainY)

由于进行了超参数搜索,所以这将需要一些时间来运行。

你可以看到损失会像这样减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让我们检查模型的最佳参数。

grid_search.best_params_{‘batch_size’: 20, ‘epochs’: 10, ‘optimizer’: ‘adam’}

将最佳模型保存在 my_model 变量中。

my_model=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model

4.模型检验

现在可以用测试数据集测试模型。

prediction=my_model.predict(testX)print("prediction\n", prediction)print("\nPrediction Shape-",prediction.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绘制一个图来对比我们的 pred 和原始数据。

plt.plot(original, color = 'red', label = 'Real Stock Price')plt.plot(pred, color = 'blue', label = 'Predicted Stock Price')plt.title('Stock Price Prediction')plt.xlabel('Time')plt.ylabel('Google Stock Price')plt.legend()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木有总结 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