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中心 > 计算机网络第2章物理层 单元测试(习题+详细解析)

计算机网络第2章物理层 单元测试(习题+详细解析)


本篇笔记整理:Code_流苏(CSDN)
观前提示以下解析来自自己思考以及笔记记录的综合,可能并不官方,如有问题,欢迎评论交流学习!建议收藏!结合笔记计算机网络详细学习笔记第2章——物理层,效果更佳!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层接口规范定义范畴的是()。

  • A.引脚功能
  • B.接口形状
  • C.信号电平
  • D.传输媒体

解析物理层包含以下四种接口特性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接插件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的规定。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4)过程特性(规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传输媒体并不属于物理层接口规范定义范畴。传输媒体在物理层的下面。由于物理层
           是体系结构的第一层,因此有时称物理层为0层。在传输媒体中传输的是信号,但传
           输媒体并不知道所传输的信号代表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传输媒体不知道所传输的信号
           什么时候是1什么时候是0。但物理层由于规定了电气特性,因此能够识别所传送的比特流。

2、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规定接口电缆中各条信号线上信号电压范围的是()。

  • A.机械特性
  • B.电气特性
  • C.功能特性
  • D.过程特性

解析: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因此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规定接口电缆中各条信号线上信号电压范围的是电气特性。

3、若下图为网卡接收到的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的波形,则该网卡收到的比特串是()。
计算机网络第2章物理层 单元测试(习题+详细解析)

  • A.00110110
  • B.10101101
  • C.01010010
  • D.11000101

解析假设正跳变表示0,负跳变表示1,该网卡收到的比特串如下图所示,为 0011 0110。
计算机网络第2章物理层 单元测试(习题+详细解析)

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带宽为4kHz,采用4相位,每个相位具有2种振幅的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16kbps
  • B.24kbps
  • C.32kbps
  • D.48kbps

解析:(1) 根据奈氏准则可知,该通信链路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 × 4k = 8k(Baud) = 8k(码元/秒);
      (2) 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2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可以调制出4 × 2 = 8个不同的基本波形(码元);
   采用二进制对这8个不同的码元进行编码,需要使用3个比特(l og2 8 log_2 8 log28 = 3)。换句话说,每个码元可以携带的信息量为3比特;
    综合(1)和(2)可知,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 8k(码元/秒) × 3(比特/码元) = 24k(比特/秒) = 24 kbps。

5、‍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4800bps,采用8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 A.600码元/秒
  • B.1600码元/秒
  • C.2400码元/秒
  • D.4800码元/秒

解析:(1) 采用8相位调制,可以调制出8种相位不同的基本波形(码元)。
                采用二进制对这8个不同的码元进行编码;
                需要使用3个比特(l og2 8 log_28 log28 = 3)。换句话说,每个码元可以携带的信息量为3比特;
   (2) 数据传输速率 = 波特率(码元传输速率)×每个码元所携带的信息量
     4800(比特/秒) = 波特率 × 3 (比特/码元)
     解得:波特率 = 1600(码元/秒) = 1600(Baud) =1600(波特)。

6、‍‌某链路的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则该链路的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约为()。

  • A.4kbps
  • B.30kbps
  • C.40kbps
  • D.120kbps

解析: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c = 4k × log2( 1+S/N )
           30(dB) = 10 × log10(S/N)(dB) 解得S/N=1000代入公式
           c = 4k × log2( 1+S/N ) ≈ 40kbps。

7、‍‌站点A、B、C通过CDMA共享链路,A、B、C的码片序列分别为(1, 1, 1, 1)、(1, -1, 1, -1)和(1, 1, -1, -1)。若A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2, 0, 2, 0; 0, -2, 0, -2; 0, 2, 0, 2),则A收到B发送的数据是()。

  • A.000
  • B.101
  • C.110
  • D.111

解析:A接收到的是B、C发送过来的叠加码片,A想要看B发送的数据,
         就将接收到的叠加码片与B的码片序列进行规格化内积操作:
         (2, 0, 2, 0; 0, -2, 0, -2; 0, 2, 0, 2),每四位与(1,-1,1,-1)进行规格化内积。
         (2 * 1 + 0 * (-1) + 2 * 1 + 0 * (-1)) / 4 = 1;
         (0 * 1 + -2 * (-1) + 0 * 1 + -2 * (-1)) / 4 = 1;
         (0 * 1 + 2 * (-1) + 0 * 1 + 2 * (-1)) / 4 = -1; -1即0
         因此A受到B发送的数据是110。


本篇笔记整理:Code_流苏(CSDN)
测验习题来源:MOOC计算机网络(湖科大 高军老师)
如果对大家有帮助的话,希望大家能多多点赞+关注!这样我动力会更足哦! ღ( ´・ᴗ・` )比心
计算机网络笔记专栏——笔记及测验练习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