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便为桑麦药”的出处是哪里
文章的中心主题是对春天雪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在唐代诗人李建勋的《春雪》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春雪的细腻感受,以及通过这种自然现象所引发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对春雪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宁静、平和的心境。诗中“随风竟日势漫漫”和“幽榭冻黏花屋重”等句,描绘了雪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洁白无瑕的世界之中。
诗歌的深层含义:诗人不仅仅是赞美雪景,更通过春雪来映射人生的哲理。如“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这里借用雪的滋润来比喻生活中的艰难时期,即使困难重重,也能找到希望和新生,正如春雪带来的生机。
诗歌的现实意义: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诗句提醒我们要有耐心和乐观的心态,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找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通过这样的诗句,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以及如何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这些不仅限于诗歌创作,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醒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美好时刻,无论是春天的一场雪,还是一个微笑。
“莫道便为桑麦药”出自唐代李建勋的《春雪》。
“莫道便为桑麦药”全诗
《春雪》
唐代 李建勋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干。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春雪》李建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雪》是唐代诗人李建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春天遇到罕见的春雪后的感受和心情。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随着风雪的飘扬,一整天都在下个不停,特意多看了一眼,好比昔年的情景。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幽静的庭院被冻得一片凝结,花屋上雪的厚重,短斜屋檐上的雪水斜溢,燕子的巢穴也被寒冷所侵袭。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干。
闲暇之余,倾听雪花飘落的声音,让诗的灵魂感到畅快。吃下去的酒也使得心满意足,没有形容厌恶的意思。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不要说这些雪只是为了滋养桑麦等庄稼,也胜过了干旱焦涸的春天的结束。
这首诗词描写了春天里的一场罕见的春雪,以及诗人因此而产生的心情和感受。诗人用平凡的语言表达了对春雪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祝福,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变化的观察和体验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词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觉,读来舒适自然,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