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中心 > PM到SM,个人蜕变&组织转型

PM到SM,个人蜕变&组织转型

转自本人运营的公众号“ 携程技术中心PMO”(ID:cso_pmo)

作者简介

李卫红,曾在博世工作13年+,从项目经理,到项目管理流程,考核,培训,教练体系的构建,再到项目经理团队的管理;再到敏捷转型中,整个体系的重构,部门实现自主管理;以自身的践行撬动组织系统变革的启动。


团队开始敏捷方法的实践,尝试了三个月之后,项目经理们困惑了,一个巨大的“哲学”问题摆在面前:

我 是 谁?

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定义的正式岗位是—— 项目经理;可是在scrum 中,没有项目经理,参照第一个项目,项目经理做PO,但实际上很多事情是产品经理在做的;scrum master又是谁?好像项目经理的工作中也有部分像 scrum master 。

Scrum 中的PO 和 SM双领导力在实践中又是怎样运作的?俗语说:一山不容二虎,跟双领导力似乎又有些冲突。我的Scrum 教练告诉我,SM最好是全职的,而我们几乎都是兼职SM.......

有很多困惑升起,在敏捷的探索实验中,“我”在成为谁?“我们”又在成为谁?

我们尝试着通过回顾“我们从哪里来”中,找些蛛丝马迹,希望能够顺藤摸瓜,找到“我们要去往哪里”的方向。

过去项目经理是谁?

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又是这样说的,在项目章程中定义项目的范围,预算,初步时间表,项目经理的权限。

在我们的实践中,项目经理很多时候的主要工作是协调资源,追踪进度,保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项目,同时考虑质量成本等完成指标。总结一句话,项目经理是负责完成项目KPI 的人。我们问自己:这样的职责定义,我们满意吗?与我们内心的渴望一致吗?答案是不满意,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产品需求是市场部输入的,决定是老板们做的,项目经理只是个执行者;另一方面,在市场的快速变化,组织日益庞大的复杂情景中,似乎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中期待项目经理是个超人,能够面面俱到,确保最后良好业务绩效的达成。     

改变势在必行,那么正好借着敏捷的东风,去实验,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重新定义项目经理

在2005,公司的项目管理流程中,是用 project leader整个称呼的,到了大约2009,修改为project manager,原因是为了项目经理赋予项目经理更多的权力,比如参与制定团队成员的目标设定,绩效考核.....

当然,修改了头衔称呼,就能赋予更大的权力吗?就能让项目进展更加的顺利一些吗?不管怎样,当时我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在敏捷的实践中,基于当时的情景,我们部门对于项目经理及Scrum master 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义,如下图:

由“project manager" 改为“ project leader", 我们想要更多的强调领导力,提升自己作为领导者的影响力,而非管理者的权力!一个团队就一个领导角色,“project leader" 需要综合三个角色的能力:

  • 项目经理 :管控项目的能力,管事。
  • PO:“产品,项目的负责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以愿景引领团队。
  • SM:教练团队,支持陪伴团队成长。

印在部门名片上的这段话,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领导者,我们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鼓舞他人梦想更多,学习更多,成为最好的自己!

Scrum Master 是个颇有神秘感的角色,从前没有,基于前两个项目的实践,觉得TA很重要,对于个人的能力要求也特别高。这么多团队要开展敏捷,需要这么多的Scrum master,总不能凭空而降吧!

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想到把Scrum Master拆分成两个角色:Scrum moderator 和 Scrum coach, moderator, 主持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公司内部多年来就有会议会议主持,工作坊引导的文化;Scrum coach,敏捷教练这是个新的角色,没有人知道具体是干嘛的,那就还是由我来第一个跳下河,带着大家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在困惑中,我们找到了可以踏出去实验的一步,我们内部很兴奋;同时,也听到了一些质疑和争议:你怎么擅自就把项目经理职角色修改了呢?你做的这不是Scrum?书上不是这样讲的,培训中老师不是这样教的,其他公司没有这样做的......

听到这些声音,我有些挣扎,对自己也产生了一些质疑:大家说的都对,我们这样的做法真的可行吗?同时,我也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照现有的流程,Scrum 框架的标准定义,能够解决我们眼前所面临的问题吗?不能;既然没有更好的方案,那何不大胆的尝试!

Scrum master角色的拆分,为很多人创造了成长的机会,scrum moderator 志愿者们加入进来,这为多团队的敏捷旅程,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我们大踏步向前行进了。

项目经理的成长之路

在公司里,传统的做法是先定义出角色的能力要求模型,然后做能力评估,根据能力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培训,这个做法看起来是那么的完美;在实践中却是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可是效果甚微。

原因之一:很多情况制定能力要求模型的人并没有实际岗位的工作经验,能力要求偏理论化。

原因之二:能力评估的过程夹杂了很多其他原因,如薪资待遇,这使得能力评估不是以发展和成长为目的。

原因之三:培训是培养能力的一个途径,但并不是最有效的途径,实践才是!

我们摒弃了过去的做法,基于罗伯特.迪尔兹老师的理解层次,写出敏捷心智层次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自我评估,制定自我成长行动计划,年底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回顾,分享,学习,共同成长。

自我评估的小练习:

建议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拿出纸和笔,来做做这个小练习,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工作是什么?(我是如何理解我的工作的?)

  • 把老板交代的事做好。
  • 把设定的绩效考核出色完成。
  • 很好的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
  • 为用户为公司创造价值。
  •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自评工具,很多项目经理发现自己在2或3的层级,没看到这个自评工具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的工作做的挺棒的,自评之后,给自己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成长行动计划。

心智层次模型带给我的成长:

当建立这个模型时,我自己明确是在3——能力的层面;同时,我能感受到内心有股隐隐的力量,在拉着我逐渐走向价值观,身份的层面。那时候,我时不时的用这个自我评估来给自己的心智成长定个位。

记得一年后,也就是2015年的9月,我去上海找CEO,在火车站,我给部门的伙伴们发信息:“此刻,我感觉我的状态到了5,敏捷组织转型就是我的创业项目,我准备好了!”

Scrum master能力发展系统:

如今,我 并不太喜欢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这样的做法,因为我认为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

  • 我想要成为怎样一个人?
  • 我有怎样的天赋优势?
  • 这一生,我最想要创造的是什么?

职业发展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过去关注职业发展,而忽略了生命本身。关于职业发展这个部分后面的章节再详细展开。

2014年的我,身陷在职业发展的困局,尚未突围而出,那么这个Scrum Master能力发展系统,以职业发展为主线就一点不足为奇了;同时,这也是当时的需要,这个发展系统为很多人带来了希望和活力,为他们打开一扇新的窗。

这个图是SM能力发展的生态圈:

  • Project team : 要尝试敏捷实践的团队
  • Scrum training : 为团队提供的scrum 培训,培训结束时招募SM志愿者。
  • Scrum moderator : scrum 主持,从主持站会开始,逐渐的再主持计划会等。
  • Scrum practice coaching: 每月的回顾,学习,分享,教练,共同成长。
  • Senior scrum moderator : 主持所有的活动,并且教练刚刚起步的scrum moderator.
  • Project leader : 对于想要在项目管理这个方向有所发展的员工,SM的经验会有帮助。
  • PM&SCRUM coach : 敏捷方法教练 ,积极的推广敏捷,支持团队开始敏捷。

关于Scrum master的各种实验

有了人选,我们就开始了关于Scrum Master的各种尝试,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团队各自参照前两个项目开始实践,经过了几个月后,把大家约在一个共同做个回顾,来做出下个阶段的调整。

我们以工作坊的形式展开。(或许是因为我个人喜欢引导的缘故,引导能力是我们项目经理必备的素质,敏捷对我来说,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以工作坊形式展开项目管理。)下图是当时的讨论:

 

这次的工作坊中,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 项目经理不能作自己项目的SM,
  • 核心团队成员不建议作自己项目的SM,
  • 鼓励交叉着相互作SM。

SM需要具备的品质:

耐心,聆听,逻辑,观察,热情,关心他人!

这也是第一次我们作为团队正式从能力向更深的层面去探索。

SM角色的边界条件:

项目经理作为自己团队的SM,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远远还不具备能够平衡好“事和人”这两者的能力。没有成长空间,让我们去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push""monitoring and controling"的行为模式。

核心团队成员作为自己项目的SM,非常挑战,因为在项目的会议中,他常常扮演着两个角色,时间久了,会有点“分裂”的感觉,特别在团队的激荡期;对于相对成熟的团队,这个做法大家感觉挺自在的。

项目经理作为其他项目的SM,是个不错的尝试,因为没有项目结果的压力,能够更加中立的支持到团队的成长,同时,还可以在项目上相互学习。

基于这个实验结果,基本上我们形成了团队之间互为SM的惯例。并且我们也很快实现了SM-项目经理自组织,SM社群的自组织雏型在形成。当时在我们的组织中,谁做哪个项目是被分配的,当SM的社群建立起来后,就逐渐实现了自主管理。

每个项目经理暗暗的担心没人愿意做自己的SM,她会更加在工作中注重“人”的因素;SM暗暗的焦虑没有项目组愿意找TA,所以TA就会想办法自己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我做的工作就是我天赋的部分:培训,教练, 在后面章节我会讲到如何关注个人天赋,组建高效团队。

重新定义项目管理

项目经理,PO,SM角色展开了新的探索的同时,对于项目会议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尝试。

过去的项目会议?

项目相关的会议,在我们的组织里可以归结为两类:

第一类项目团队会议:团队成员参与,每周一次,大约2h.大多内容是跟踪任务进度,以项目经理主持,大家看着大屏幕,团队逐个更新自己的工作。很多时候显得有些乏味无聊,开着会心不在焉,玩着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二类项目评审会:董事会,所有的职能经理,每个月一次,大约一天,每个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的进度,风险,提出需要批准的申请。

每个人都谨慎甚微,项目经理们怕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决策,职能经理们担心自己部门什么没做好被投诉,老板们担心自己了解的信息不够,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了这个会议,项目经理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PPT,跟职能经理及分管老板讨论,从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到提议的方案,更甚是每个用词,所使用的模版等等....... 那种感觉就像是上学时的期中期末考试,而我们是每月一考。

重新定义项目会议

很自然的,应用Scrum框架,改变了第一类项目团队的会议方式,团队会议变成了一个大家一起的工作坊形式的工作方式。

在Scrum实践中的四个会议:

计划会议:在每个迭代的开始,团队成员参与,有需要的时候邀请经理及专家参与,最初2天,逐渐过渡到半天——2~3个小时。

每日站会:一周两次,每次15分钟,核心团队成员参与,异地成员电话或视频接入,每个人分享三个问题:

What I have done

What I will do 

Any impediments

开始时,我们是掐着秒表的,为了保证15分钟结束,因为大家并不太习惯简短直接的表达。

“Impediments"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一方面很多人并不太理解这个词究竟什么意思,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另外一方面,大家并不太习惯暴露小问题,都想自己尽力去解决,往往这就造成了后面的大问题。 后来,我们就明确,任何在当下感知到的风险,阻碍,问题,都可以在这里简短的抛出来,贴到板上去。

产品评审会:由于产品的性质,不可能像软件那样每个迭代都会有产品增量的输出,很多时候是,好几个迭代才会有。评审会,我们就主要来依照机会会议所定义的“接受标准”,PO和团队一起来共同验收这个迭代所完成的工作。

回顾会议: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海星图,在过去的这个迭代中,什么让我开心,什么让我不开心;什么我们要多做,什么我们要少做;我有怎们的新的点子,下个迭代可以尝试。

后来,基于一个团队的最佳实践,我们发展出了第二个工具,团队愿景的自我评估。

每个团队会专门展开半天,一天,两天不等的工作坊来讨论:我们想要成为怎样一个团队?比如,上图展示,团队想要成为一个“disire, on time, communication, learning "的团队,对于每一个关键词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会展开详细的讨论和澄清。

接下来,在每次的回顾会议中,团队来以投票的方式来评估,比上个迭代那些进步了,那些退步了,上图图中,这次会议团队的自我评估是:目前我们是低效率的团队。没有人愿意在低效率的团队中工作,自我改善的行动计划就涌现了。

另外,在2017年,在学习系统思考的过程中,7层冰山模型呈现,我开始用7层冰山模型来做回顾:

具体细节在后期的文章中分享。

给评审会议减负:

过去的项目评审会议模式始于2006年,当时组织中没有任何正式的项目沟通渠道,有问题时,再有针对性的解决;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持到项目,就建立了一月一次的项目评审会;随着组织的壮大,人员的流动,领导风格的变化,慢慢的项目评审会就变成了在上文中,我所描述的那样,与会者都有些痛苦。

回到项目评审会存在的意义:支持项目。

如何做才是当时情景最为合适的呢?我们尝试着建立了Scrum 项目评审会,

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参加,不用提前准备任何PPT,每个项目15分钟,就基于Scrum任务板展开,项目的进度,问题,风险等等都一幕了然。由于这个会议没有老板们的参加,就能够更加直接的深入实际问题,非常高效,相对来说,大家也轻松自在一些;有些时候,也会有一些激烈的争吵发生,相比老板们大家压着情绪,表现得很“专业“的相互推诿,这样直接的碰撞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引入了Scrum评审会议后,正式的”评审会“变得高效了,时间大大缩短,大多时候2-3个小时,就结束了;并且以前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也大大减少。毕竟,没有人真心的想要推诿,只是求自保,在老板面前争个好印象,在晋升之路上获得助力。

随着项目会议的变化,减负,让组织中很多人切实的感受到了好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敏捷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升起了一些担心和疑问。特别是当时流传的误解:敏捷,就是没有流程的项目管理。

过去的项目管理流程?

流程有两百多步骤,大概四十多是必须要做的,无论什么项目,什么具体情况;其他的如不适合具体项目的步骤,团队需提出申请,得到相关的批准后,才允许省去,有时候为了得到这个批准,团队需要额外做很多的“证明”,有些团队就选择做,但对项目并无实际意义,有些团队就选择不去申请批准,在回头项目审核的时候,就为不符合标准项。

项目管理的文件的批准,纸质文件签字;很多都是需要老板们签证的,而老板们经常世界各地出差,打印,签字,扫描回传,会非常的不便。

重新定义项目管理流程:

新的项目管理流程,也就是我在第一篇“敏捷如何在传统行业着陆”中所提到的Time To Market  agile;大概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第一个版本的雏型就完成了,我们杭州敏捷团队,是全球最早开始大规模试用,边用边反馈边调整,正是的流程在2014年底,才向整个组织全球正式发布。

新的流程整合筛减到一百个工作包,只有11个必做,比如需求文档,Quality Gate,项目阶段性的放行,失效模式分析.... 并且团队自己可以依据具体的项目需要,自定选择哪些步骤适合,不做的有存档就可以了。另外,把一部分的批准签字权交给了团队。

配合着新的流程的,项目管理工具IT系统也进行了升级,项目的关键文档都可以存在系统中,文件的批准也都可以在系统中进行了。

这些变化是令人幸喜的,同时,也引起了其他一些人的担心和焦虑。

敏捷了,质量怎么控制?

敏捷,就是没有流程,这个误解,令分管质量的副总裁非常的焦虑。

有一天,他来到Scrum room,我跟他讲了新的流程,5个Quality Gate仍然在的,在每个阶段结束的时候,团队会共同对照QG的清单一一检查,跟过去相比,质量控制从一个人变成了整个团队。另外,我们用“用户故事”的模版来计划,让我们更加有质量意识了。

As who 

We do what

So that why

例如,作为研发团队,我们全寿命测试样机,是为了更好的验证设计方案,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给用户。在过去,由于公司有非常详尽的流程,很多人只是在按照流程操作,而不追问为什么?

副总裁听完我的分享,点点头:嗯,这样好,我们就是要这样做的,质量保证是关键。。。

敏捷了,合规怎么控制?

在我们的组织中,充斥着两种声音:就是因为流程太多,才使得我们变得不敏捷了,太慢了;敏捷了,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上面的批准,小到公司规范,大到各个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怎么控制,还不得乱套了。

敏捷团队开始后,很多人很担心,集团总部来审核怎么办,这是公司最高级别的审核,谁都不想被审核员查到任何的瑕疵,在我们的文化中,那简直就是巨大的污点,哪怕是漏掉一个小小的签字。

结果怎样呢?16年初,我们迎来了审核,第一个敏捷项目被选中,全绿通过,很多细节得到了审核员的称赞。再一次验证了,在敏捷团队中,改变了过去靠流程来管控的状况,而是团队参考流程,针对实际的项目做出最合适的控制。

项目会议的方式改变了,项目管理流程改变了,接下来谈谈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协作关系。

过去的团队成员之间协作关系:

当时,我们的组织是平衡矩阵的组织架构,每个项目组由市场,研发,质量,采购,生产,物流,财务等成员构成,在项目的事宜向项目经理汇报,实际的老板是自己部门的经理,部门经理有升职加薪的决定权。

在这样的背景中,大家之间的连接就是项目中的职能角色以及项目的任务。

重新定义团队的协作关系

由于我个人在13年开启了个人内在成长的旅程,开始参加一些个人成长,教练,静心等等的课程。我自己获益很多,14年也逐渐开始在我的部门和项目团队展开了一些工作坊。在这里,先分享针对项目团队展开的部分,其他的在后面个人职业发展的章节在详细展开。

我们会为每个团队开展一天的工作坊:发现个人优势,发现团队优势。用一个例子来比喻:孔雀开屏,展现它美丽的羽毛,自然会露出丑陋的屁股;如果孔雀遮住它的屁股,它就无法开屏。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别人看见自己的,不想要别人看见自己的缺点,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花很多精力去隐藏自己的缺点,那自然也就无法全然的让自己的优点绽放出来;倘若是一群孔雀一起开屏,大家围成一个圈,那么就能够向外展示美丽,向内相互看见,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上图中左边是个人的优势,右边是团队的优势。

 通过优势工作坊,团队中的每个人不仅更加了解了自己,同时也更加了解了整个团队。组织中通常大家只关注能力,经验,知识的部分,不太关注个人天赋优势的部分;并且相互的合作更多的职能:你是做研发的,我是做质量的等等。优势工作坊会让团队在“人”层面有更多的连接,从而有更深的相互协作!

自我探索的小练习:

读到这里,邀请你做三个深呼吸,像过电影一样看看自己的过往,从中是否能够发现自己有怎样的优势,甚至与生俱来的天赋。

或许,还有些困难,自己一时想不起,看不到,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谦虚”,要关注在“我哪里还不好,更需要提高的。” 下面的几个做法你可以尝试:

借助测试工具

1. 可以买一本盖洛普的《strengfinder 2.0》,书中有官方网站地址,及密码,30分钟,你可以得到完整的报告:你的前5大优势,适合怎样的职业,建议更具有什么优势的人合作,作为你的领导如何跟你相处等等。

2. 可以用免费的测试:

http://www.apesk.com/Advantage-detecting/index_hr_m.asp?hr_email=18670054561(PC打开)

你可以得到一份建议的报告:你的五大优势,以及34个优势项的全部得分。

跟他人聊聊

逐个的约上几位了解你,在你生命的不同阶段陪伴你的人,比如,父母,老师,同事,朋友,问问他们,在你他们眼中,你具有怎样的优势,天赋。

通过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有一点善意的提醒:去探寻自己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他人期待的样子。

一天优势工作坊的流程:

在这里,也把当时在团队展开的一天工作坊流程分享一下,当你想在团队展开的时候,或许会有帮助。

Check in: 让大家的状态进入到工作坊,通常会是身体的活动:跳舞,身体拉升动作。。。

你小时候有怎样的梦想?

给大家15~30分钟的时间,自己静静地思考,可以准备一些彩笔,蜡笔,涂涂画画。

接下来团队围成一个圈分享,随着场域流动,不去刻意控制时间。

注:现在有什么梦想,很多时候在组织中比较难以真实的打开,从小时候谈起会比较轻松一些。

你的职业表达了你的人生召唤吗?:

如果没有,那你对什么最有热情?

它为你实现了什么?

那么当下你的召唤是?

两两结对分享。

你现阶段有怎样的困难和挑战?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大组分享,还是分为两人,三人,四人小组分享。

个人优势,团队优势:

围大圈坐,用粗的记号笔,在A4纸上写下五个优势。

先从一个人开始分享:“我是如何理解我的优势的,在工作生活中是怎样呈现的?”

他分享完了之后,跟他人给出补充:“在工作中的某个具体事例中,我感受到你怎样的优势。”

听完所有同事的补充后,分享的人做一个简单的回应:“谢谢。。。。”

然后下一位,通常跟前面一位有共同优势的人就会自动接上。最好大家把纸放在地板上,所有人都可以看见。

敏捷项目管理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我把过去的旅程细细的回顾总结,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敏捷项目管理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

 

  •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Scrum 迭代式的团队工作方式
  • 关注个体天赋的成长

       

我觉得这个框架可以在很多领域尝试。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我们具体场景中是研发项目管理流程,而Scrum迭代式的团队工作方式和关注个体天赋的成长,对于各行各业都适用。

最近在跟一个朋友探讨,如果在她的场景中,用质量管理体系来替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会发生些什么呢?我不知道,但我很想带着好奇跟她一起去探索!


部分图片及电子书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勿作它用。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 我在现场 | 2019.05 携程敏捷沙龙
  • 别和我谈考核
  • 我们的目标是称霸全国
  • Apple Watch实现个人Scrum

Key Word:敏捷总动员,携程技术中心,敏捷实践干货,OKR,携程技术,大规模敏捷,敏捷沙龙,敏捷社区,携程PMO,Atlassian,Jira,Confluence,Atlassian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