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言成真!低代码+AI三阶段演进:从Copilot到原生智能体_低代码在ai时代的演进趋势 (向企业级ai coding平台进化)
近年来,低代码平台和人工智能(AI)的结合,已经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低代码与AI的融合将在未来几年经历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降门槛、全生命周期支持、AI原生应用。这一发展路径的确立,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开发工具,也为技术创新开辟了新的疆域。
本文将根据IDC的报告,详细解读低代码平台和AI结合的三阶段演进路径,并展望技术的终局:从初期的降门槛到全生命周期支持,再到最终的AI原生应用,如何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低代码与AI的融合:为何IDC看好这一发展趋势?
IDC的报告指出,低代码平台和AI的结合将推动软件开发的全面革新。传统的开发模式,依赖于高度专业化的开发团队和庞大的编码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开发成本,也大大延缓了开发周期。而低代码平台通过可视化、拖拽式的设计界面,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非技术人员也能参与到应用的开发中。然而,单纯的低代码平台仍然无法满足企业对智能化应用的需求,特别是在自动化决策、数据处理和用户交互等地方。
因此,AI与低代码的结合,可以赋能低代码平台,提升其自动化、智能化的能力。IDC预计,低代码与AI的融合将分为三个阶段:降门槛、全生命周期支持和AI原生应用。
二、低代码+AI的三阶段演进
1. 降门槛:从辅助到智能开发的起步阶段
**时间范围:**2023年-2025年
在低代码平台的最初阶段,AI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辅助开发上。通过将AI技术集成到低代码开发工具中,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应用构建。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开发者、产品经理以及非技术人员快速启动应用开发,并通过AI提升开发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