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 HTTP 请求头设置及其作用详解_浏览器请求头
在前后端开发中,HTTP 请求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通信方式之一。而在发送请求时,请求头(Headers)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设置请求头,不仅能确保客户端和服务端顺利通信,还能提高接口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一、什么是请求头(Request Headers)?
请求头是 HTTP 请求中的一部分,位于请求行之后。它们向服务器传递客户端环境信息、身份认证、缓存机制等。比如告诉服务器你是谁、你能接受什么格式的返回、你的语言偏好等等。
二、常用请求头详解
1. Content-Type
-
作用:是一个 HTTP 头字段,用来说明请求或响应中的实体数据(body)的格式。换句话说,它告诉服务器(或客户端):“我发来的数据是什么类型,你要怎么解析它”。
它既可以出现在请求头中(如
POST
请求发送数据),也可以出现在响应头中(如服务器返回一个图片、HTML 或 JSON 数据时)。 -
二、常见的
Content-Type
类型(MIME 类型:媒体类型) -
类型 说明 典型用途 application/json
以 JSON 格式传输数据 前后端通信、API 接口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表单数据,键值对,用 &
拼接HTML 表单默认格式 multipart/form-data
适用于包含文件上传的表单 文件上传 text/plain
纯文本 测试或调试 text/html
HTML 文本 页面返回或内容渲染 application/xml
XML 格式数据 早期 SOAP 接口或特殊服务 application/octet-stream
二进制流(任意文件) 下载、上传二进制数据 -
示例: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2. Accept
-
作用:告知服务器,客户端希望接收的数据格式。
-
常见值:
-
application/json
:期望返回 JSON 格式数据 -
text/html
:期望返回 HTML 页面 -
*/*
:接受任意格式(不推荐)
-
-
示例:
Accept: application/json
3. Authorization
-
作用:用于认证,携带访问令牌或账号信息,告诉服务器“我有权限访问这个资源”。
-
常见值:
-
Bearer
:JWT 或 OAuth 授权 -
Basic
:基础认证
-
-
示例:
Authorization: Bearer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
4. User-Agent
-
作用:标识客户端的类型和操作系统信息。服务器可以据此做兼容性处理。
-
示例: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
5. Referer
-
作用:告知服务器,当前请求是从哪个页面跳转过来的,常用于防盗链或统计来源。
-
示例:
Referer: https://www.example.com/page
6. Cookie
-
作用:携带客户端的 Cookie 信息,保持用户会话状态。
-
示例:
Cookie: sessionId=abc123; theme=dark
7. Accept-Language
-
作用:指定客户端希望接收的语言,用于国际化(i18n)。
-
示例:
Accept-Language: zh-CN,zh;q=0.9,en;q=0.8
8. Cache-Control
-
作用:控制请求或响应的缓存行为。
-
常见值:
-
no-cache
:不使用缓存,重新验证 -
no-store
:完全不缓存 -
max-age=3600
:资源缓存 1 小时
-
-
示例:
Cache-Control: no-cache
9. Host
-
作用:指定目标服务器的域名,尤其在虚拟主机环境中用于区分不同服务。
-
示例:
Host: www.example.com
10. Origin
-
作用:标识请求的来源域名,用于 CORS 跨域资源共享验证。
-
示例:
Origin: https://frontend.example.com
三、请求头的设置方式
在前端开发中,最常见的设置请求头方式是通过 fetch
或 axios
:
使用 axios
示例:
axios.post(\'/api/data\', data, {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Accept-Language\': \'zh-CN\' }});
使用 fetch
示例:
fetch(\'/api/data\', { method: \'POST\',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 body: JSON.stringify(data)});
四、总结与建议
正确设置请求头,可以提升接口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理解每一个请求头的作用,也是成为一名合格 Web 开发者的必修课。
但是我还有个疑问?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需要手动设置请求头,有时候又不需要?
一、首先明确:请求头的作用
请求头(Request Headers) 是浏览器或客户端在发请求时发送的一些“附加信息”,告诉服务器请求的环境、格式、权限等内容。
二、哪些请求头是浏览器自动设置的?
✅ 1. 基础通用头:自动添加
如:
User-Agent
Accept
text/html, application/json
Accept-Language
zh-CN,zh;q=0.9
Host
example.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 你不用管,浏览器或 axios 会自动帮你加上这些。
✅ 2. Content-Type(部分场景自动)
是否需要手动设置 Content-Type
取决于你 发送的数据类型。
情况一:浏览器原生
提交(自动设置)
浏览器会自动设置:
//设置请求头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情况二:fetch
、axios
手动发 JSON 请求(需要手动设置)
fetch(\'/api\', { method: \'POST\', body: JSON.stringify({ name: \'张三\' }),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必须手动设定 }})
情况三:使用 FormData
上传文件(不要设置!自动加)
const formData = new FormData();formData.append(\'file\', file);fetch(\'/upload\', { method: \'POST\', body: formData });// ❌ 不要手动设置 Content-Type,浏览器会自动附带 boundary 边界信息
三、总结:何时需要“自己设置请求头”?
axios.post
发送 JSONfetch
+ JSON 字符串体FormData
boundary
Authorization
需要你自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