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陈昊说:C#让我变得更优雅

陈昊说:C#让我变得更优雅

陈昊说:C#让我变得更优雅

文章目录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章

培训机构的教室里,空调发出嗡嗡的响声,却驱散不了七月闷热的空气。陈昊盯着电脑屏幕上那行Java代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是他第三次尝试理解这个抽象类的设计模式,但那些嵌套的泛型和接口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同学们注意了,这段代码展示了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精髓。\"讲台上的王老师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在企业级开发中,Java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陈昊偷偷瞄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同学李明,后者正飞快地敲击键盘,似乎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概念。陈昊心里涌起一阵挫败感。三个月前,他还是个对编程一窍不通的销售员,因为厌倦了每天低声下气地推销产品,才决定转行IT。培训机构承诺\"零基础入门,包就业\",但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艰难。

\"陈昊,你的代码提交了吗?\"王老师走到他身后,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吓得他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马上,老师。我还在理解这个设计模式。\"陈昊尴尬地笑了笑,手指在键盘上不知所措地悬停着。

王老师叹了口气,俯身在他键盘上敲了几下,“看,这里应该用工厂模式,这样代码就清晰多了。Java就是这样,规范、严谨,需要你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陈昊盯着屏幕上突然变得工整的代码结构,心里却没有多少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总觉得这些代码过于繁琐,明明想要实现的功能很简单,却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下课铃声响起,陈昊收拾着书包,李明凑了过来:“怎么样,还跟得上吗?”

\"勉强吧。\"陈昊苦笑,“我总觉得Java有点…太复杂了。每次写代码都像是在解数学题,而不是在创造什么。”

李明拍拍他的肩膀:“习惯就好。Java就是这样,规矩多但稳定,大公司都喜欢用这个。听说下个月有校招,咱们得抓紧了。”

走出培训机构大门,热浪扑面而来。陈昊站在公交站台,掏出手机刷起了编程论坛。一条关于C#新特性的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帖子里展示的LINQ查询语法简洁得令人惊讶,同样的功能,Java需要写十几行代码,而C#只需要一行。

\"这…这也太优雅了。\"陈昊喃喃自语,手指不由自主地点开了更多关于C#的教程。

回到家,陈昊鬼使神差地下载了Visual Studio,按照教程写起了第一个C#程序。当看到自己用几行简洁的代码就实现了一个小功能时,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感。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直戴着厚重手套写字的人突然摘掉了手套,直接触摸到了纸张的纹理。

\"为什么培训学校不教这个呢?\"陈昊困惑地想。

两个月后,培训班结业,陈昊的Java水平勉强达到了能写简单业务逻辑的程度。校招会上,他投了几份Java开发的简历,但面试官们对他浅薄的技术深度显然不太满意。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家做医疗管理系统的小公司给了他面试机会,但职位是C#开发。

\"我们用的是.NET技术栈,\"面试官翻看着陈昊的简历,“你简历上写的是Java经验?”

陈昊心跳加速,脑海中闪过那些深夜自学C#的片段。他深吸一口气:“我确实在培训机构主要学习Java,但我个人对C#很感兴趣,自学了一段时间。它的LINQ、async/await这些特性让我觉得很…优雅。”

面试官挑了挑眉:“哦?那你解释一下C#中的委托和事件机制?”

这个问题正中陈昊下怀。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C#的这些特性,甚至写过几个小demo。十五分钟的讲解后,面试官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虽然你经验不多,但理解得很到位。下周一能来上班吗?”

就这样,陈昊阴差阳错地开启了他的C#开发生涯。

第二章

\"陈昊,这个患者信息查询接口你来负责优化,现在的响应速度太慢了。\"项目经理刘强把需求文档扔在陈昊桌上,语气不容置疑。

这是陈昊入职的第三个月,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C#的世界里。与Java相比,C#的语法糖让他如鱼得水,那些曾经在Java中需要绕弯子实现的功能,在C#中往往有更直接的解决方案。

\"我看看…\"陈昊翻开需求文档,迅速浏览着性能问题的描述。现有的实现是用传统的ADO.NET方式拼接SQL查询,代码冗长且难以维护。

午休时间,办公室里的人陆续出去吃饭。陈昊却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他决定用Entity Framework Core重写这个模块,配合LINQ查询,不仅代码量能减少一半,性能也会有显著提升。

\"你不去吃饭吗?\"同事张明端着咖啡从他身后经过,好奇地瞥了一眼他的屏幕。

\"马上就好。\"陈昊头也不抬地回答,“我在试一种新的实现方式。”

张明凑近看了看,皱起眉头:“你用ORM?刘经理不是说过我们项目要保持裸SQL吗?说是性能更好。”

\"EF Core现在已经很成熟了,\"陈昊解释道,“而且LINQ的可读性比拼接SQL强多了,还能预防SQL注入。”

张明不以为然地耸耸肩:“随你吧,不过要是刘经理不同意,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下午的代码评审会上,当陈昊展示他的解决方案时,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Entity Framework?\"刘强眉头紧锁,“我们项目一直用的是纯ADO.NET,你这样擅自改变技术栈,考虑过维护成本吗?”

陈昊感到一阵紧张,但他坚信自己的方案更好:“刘经理,我做过性能测试,EF Core的查询效率在大多数场景下已经接近原生SQL,而且开发效率能提高40%以上。这是测试数据…”

他调出准备好的性能对比图表,详细解释了自己的选择。会议室里的其他开发人员开始小声讨论,有人点头表示认同。

刘强沉默了片刻,最终妥协了:“好吧,既然你这么有信心,就先按你的方案来。但如果上线后性能不达标,你得负责改回原来的方式。”

一周后,新功能上线,响应时间从原来的2秒降到了300毫秒,代码量减少了60%。刘强在周会上公开表扬了陈昊,这让他心里涌起一阵成就感。

那天晚上,陈昊和几个同事一起去酒吧庆祝。几杯啤酒下肚,话题自然转到了编程语言上。

\"说真的,我觉得C#比Java优雅多了,\"陈昊借着酒劲说出了心里话,“同样的功能,Java总是绕来绕去,C#却能直击要害。”

张明不以为然:“Java的市场份额可比C#大多了,生态也更成熟。你这种想法太理想化了。”

\"市场份额不代表一切,\"陈昊反驳道,“C#的async/await模型处理异步编程多直观?Java到现在还靠CompletableFuture那套复杂的API。”

\"但找工作的时候,Java岗位是C#的三倍不止,\"张明冷笑,“你这种刚入行的小年轻就喜欢钻牛角尖。”

陈昊感到一阵恼火,但他克制住了。他知道张明是公司里资深的Java程序员,只是因为项目需要才转的C#,心里始终对Java抱有执念。

回家的地铁上,陈昊刷着手机上的招聘信息。确实如张明所说,Java的岗位数量远超C#,薪资也普遍高出一截。但每当他想象自己回去写Java代码的场景,心里就涌起一种抗拒感。

\"难道我真的要为了钱去做不喜欢的技术吗?\"陈昊问自己。

第三章

两年后,陈昊已经成长为团队里的技术骨干。他对C#的理解越来越深入,甚至开始研究Roslyn编译器和C#语言设计的内幕。与此同时,医疗系统项目也接近尾声,公司开始缩减开发团队。

\"陈昊,有空聊聊吗?\"一天下午,HR总监Lisa在茶水间拦住了他。

会议室里,Lisa面带歉意:\"你知道的,项目结束后公司会有一轮人员调整。不过别担心,你的表现很好,我们想把你调到新项目组,但…\"她犹豫了一下,“新项目用的是Java技术栈。”

陈昊心里一沉。这两年他已经完全习惯了C#的开发方式,甚至成了团队里推广新特性的倡导者。

\"必须转Java吗?\"他问道,“我对C#更熟悉,贡献也更大。”

Lisa露出职业化的微笑:\"公司决策层认为Java更适合新项目的长期发展。考虑到你的能力,我们愿意提供转岗培训。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她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走出会议室,陈昊心情复杂。他打开LinkedIn,搜索C#相关职位。令他惊讶的是,猎头发来的消息络绎不绝,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的机会。

当晚,陈昊约了大学同学王伟吃饭。王伟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做Java架构师,年薪早已突破五十万。

\"要我说,你就别死磕C#了,\"王伟边涮羊肉边说,“我们公司最近在招人,我可以内推你。Java虽然啰嗦点,但钱多啊。”

\"但你不觉得C#的设计更人性化吗?\"陈昊不甘心地问,“从属性、事件到LINQ,每一样都比Java优雅。”

王伟哈哈大笑:“优雅能当饭吃吗?咱们这行,技术只是工具。今天用Java,明天用Go,哪有那么多讲究?”

陈昊沉默了。他知道王伟说得有道理,但内心深处,他无法接受这种纯粹功利的技术观。对他来说,编程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而C#恰好给了他最舒适的\"表达方式\"。

第二天,陈昊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信。刘经理很意外:“你真的不考虑转Java?现在市场环境不好,C#的机会可不多。”

\"我想试试看,\"陈昊平静地说,“也许我能找到既符合兴趣又能谋生的工作。”

离职后的第一周,陈昊面试了一家做金融科技的中型公司。技术总监对他的C#经验很满意,但最后却问:“你Java怎么样?我们有些遗留系统是Java写的,可能需要维护。”

陈昊如实回答:“我培训时学过Java,但这两年主要用C#。不过我认为语言不是关键,编程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面试官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三天后,HR通知他,岗位给了另一个有Java经验的候选人。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面试中不断重演。陈昊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值得。一天晚上,他疲惫地回到出租屋,发现大学室友林涛发来消息:“哥们,我们公司在招C#架构师,要不要试试?微软系公司,全栈C#。”

陈昊眼前一亮,但随即又犹豫了:“架构师?我经验够吗?”

\"来试试呗,\"林涛回复,“反正你现在也没别的选择。”

面试那天,陈昊做了充分准备,不仅复习了C#的各个细节,还研究了公司的技术产品。技术面由CTO亲自进行,出乎意料的是,对方没有问任何八股文式的语言特性问题,而是深入讨论了分布式系统设计和领域驱动开发。

\"我注意到你简历上写着你特别喜欢C#,\"CTO突然问道,“能说说为什么吗?在Java占据主流市场的今天。”

陈昊深吸一口气,决定说出真实想法:“不是因为C#比Java简单或者更强大,而是它提供了一种更符合我思维方式的编程范式。就像…有人喜欢用钢笔写字,有人喜欢圆珠笔,无关优劣,只是个人偏好。”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当我用C#写代码时,感觉像是在创作,而不是机械地堆砌逻辑。它的语法糖不是华而不实的装饰,而是真正能提高表达效率的工具。比如LINQ让数据处理变得声明式,async/await让异步编程直观易懂…”

陈昊越说越投入,甚至拿起笔在白板上写起了示例代码。他没有注意到CTO眼中闪过的赞赏。

一周后,陈昊收到了offer,薪资比他预期的还高出20%。入职第一天,CTO把他叫到办公室:“知道为什么选你吗?不是因为你是C#专家,而是你对技术有热情和见解。语言可以学,但那种追求优雅和效率的态度是学不来的。”

陈昊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城市景观,心中涌起一阵释然。他想起两年前那个在培训机构苦苦挣扎的自己,想起同事们对他\"钻牛角尖\"的评价,想起一次次面试被拒的挫折。此刻,他终于明白,坚持自己的技术信仰虽然艰难,但终究会找到属于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