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网络基础17:IRF实验(H3C设备)

网络基础17:IRF实验(H3C设备)


一、实验目标

      将两台H3C交换机通过IRF技术堆叠成逻辑单一设备

二、配置分步拆解

  1. 修改成员编号

    LSWE2:system-view[H3C]irf member 1 renumber 2 # 将设备物理成员号从1改为2,LSW1不用改[H3C]quitreboot  # 重启生效新成员号

    作用:避免与成员1的默认编号冲突,重启后设备以成员2身份运行。

  2. 关闭IRF物理端口

    LSW1:[H3C]int range GigabitEthernet 1/0/4 [H3C-If-range]shutdown # 关闭端口防止配置过程中的环路LSW2:[H3C]int range GigabitEthernet 2/0/5 [H3C-If-range]shutdown # 关闭端口防止配置过程中的环路

    注意:端口命名格式为成员号/槽位/端口2/0/5表示成员2的5端口)。

  3. 绑定物理端口到IRF逻辑端口

    LSW1:[H3C]irf-port 1/2 [H3C-irf-port2/1]port group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4 # 绑定物理端口LSW2:[H3C]irf-port 2/1  # 创建IRF逻辑端口2/1(2号成员第一个IRF端口)[H3C-irf-port2/1]port group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5 # 绑定物理端口

    关键点

    • port group 启用链路聚合提升带宽和可靠性(需确保对端设备相同配置)。

    • 物理端口需交叉连接(本端奇数端口 → 对端偶数端口,如:可以irf-port 1/2连irf-port2/1,不能irf-port 1/1连irf-port 2/1)。

  4. 启用端口并保存配置

    LSW1:[H3C]int range GigabitEthernet 1/0/4 [H3C-If-range]undo shutdown # 重新启用端口 [H3C-If-range]quit [H3C]save # 保存配置(防止重启丢失) [H3C]irf-port-configuration active # 激活IRF配置[H3C]int range GigabitEthernet 2/0/5[H3C-If-range]undo shutdown # 重新启用端口[H3C-If-range]quit[H3C]save # 保存配置(防止重启丢失)[H3C]irf-port-configuration active # 激活IRF配置

完整连接示意图

成员1 (原编号1)  成员2 (新编号2)IRF-Port 1/1 (绑定1/0/4) ↔ IRF-Port 2/1 (绑定2/0/5)

注意事项

  1. 物理连接

    • 使用光纤或高速线缆直连,确保端口速率匹配。

    • 必须交叉连接(本端奇数端口 → 对端偶数端口,本端奇数端口 → 对端偶数端口,如:可以irf-port 1/2连irf-port2/1,不能irf-port 1/1连irf-port 2/1),同端口组内绑定多链路需启用聚合。

  2. 配置顺序

    • 成员1和成员2需独立配置(先分别修改成员编号并重启)。

    • 激活命令irf-port-configuration active需在双机配置完成后同时执行

  3. 验证命令

    display irf topology # 查看IRF拓扑状态display irf configuration # 检查IRF端口绑定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 验证聚合组状态display irf brief # 验证主备关系

      4.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