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MCU boot的安全升级机制解析_mcuboot

MCU boot的安全升级机制解析_mcuboot

在现代嵌入式系统中,代码在线升级已经成为标准需求。无论是物联网终端、消费类电子,还是工业控制设备,系统在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固件升级来修复缺陷、添加功能或提高安全性。而如何安全、可靠地进行固件更新,成为系统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MCU boot,是一个专为32位微控制器(MCU)设计的轻量级开源安全引导加载框架,具备灵活的升级机制、可配置的安全验证能力以及强大的错误恢复机制,已经成为多个RTOS平台(如Zephyr、Mynewt、FreeRTOS)和MCU厂商(如Nordic、NXP、ST、Renesas等)推荐的标准引导方案。

一、MCUboot的总体架构

MCUboot在固件升级中引入三个关键分区:

Bootloader区域:常驻的引导加载器,负责启动初始化、镜像校验、切换升级镜像等功能。

Primary Slot:当前运行的主固件区域。

Secondary Slot:新固件的暂存区域。

Scratch Area(可选):用于swap模式中固件镜像交换的缓冲区。

通过这种结构划分,MCUboot支持多种升级路径,并保障在升级中断、电源异常等场景下,系统依然能保持可用性。

二、Overwrite模式:轻量级但不支持回滚

工作原理:
Overwrite模式是MCUboot最基础、占用资源最少的一种升级方式。系统上电后,Bootloader会检查Secondary Slot是否存在新镜像:

若无:直接验证Primary Slot中的固件合法性并跳转执行;

若有:Bootloader将Secondary Slot中的镜像拷贝覆盖Primary Slot,并擦除Secondary Slot,然后跳转执行新固件。

特点分析:
优点:

Bootloader体积小,逻辑简单。

系统资源占用少,Primary Slot地址空间最大化可用于应用程序。

缺点:

不支持回滚:旧固件在升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