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图”与“文生视频”使用指南
“文生图”与“文生视频”技术通过AI将文本描述转化为视觉内容,广泛应用于营销、教育、娱乐等地方。主流工具如Runway AI、Pika.ai支持从文本直接生成视频,剪映则提供AI辅助编辑。创作高质量内容的关键在于编写具体、生动的提示词,并结合参数调整与后期处理。
“文生图”与“文生视频”使用指南
1. 技术原理概述
1.1 文生图 (Text-to-Image) 技术原理
文生图(Text-to-Image)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其核心在于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诸如 Stable Diffusion 之类的先进模型,将自然语言描述(即文本提示,prompt)转化为对应的视觉图像 。这项技术的实现依赖于模型对文本语义的深刻理解和图像特征的精准映射能力。具体而言,模型通过在海量的文本-图像对数据上进行训练,学习到特定文本概念与视觉元素之间的复杂关联。例如,当用户输入提示词“一只可爱的熊猫正在竹林中吃竹子”时,模型首先会对这段文本进行解析,提取出关键信息点,如主体对象“熊猫”、环境背景“竹林”以及动作行为“吃竹子” 。随后,模型会结合其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到的关于这些元素的视觉特征(例如,熊猫的黑白毛色、圆润体型,竹林的翠绿颜色、修长形态,以及吃竹子这一动作的典型姿态),生成一张全新的、符合文本描述的图像。这个过程不仅要求模型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显性含义,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常识推理能力,以补充文本中未明确提及但合乎情理的视觉细节,例如光照条件、场景氛围等。Stable Diffusion 是一种基于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的文本到图像生成系统,它通过学习大量的图像和文本数据对,建立起文本描述与图像内容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 。当用户输入一段文本描述时,模型会解析这些文本的语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图像的生成过程,最终输出与文本描述相匹配的视觉内容 。其核心机制之一是扩散过程,模拟粒子从有序到无序(加噪)或从无序到有序(去噪)的转变,模型从纯噪声图像开始,逐步去噪并生成图像 。变分自编码器(VAE)在Stable Diffusion中扮演重要角色,将高维图像数据压缩到低维潜在空间处理,降低计算复杂度 。
1.2 文生视频 (Text-to-Video) 技术原理
文生视频(Text-to-Video)技术则是在“文生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对时间序列和物体运动的建模能力,从而能够生成一系列连贯的动态视频帧,而非单一的静态图像 。这意味着模型不仅需要理解文本描述中的静态场景和物体,还需要捕捉其中蕴含的动态变化和时序逻辑。例如,当输入提示词为“夕阳下的纽约阁楼,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时,模型不仅要生成夕阳余晖映照阁楼的画面,还需要模拟出阳光位置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光线的强度、颜色以及光影斑驳的动态效果,甚至可能包括微风吹动窗帘等细微的动态元素 。这要求模型具备对物体运动轨迹、场景状态转换以及摄像机视角变化的建模能力。技术上,文生视频模型通常也基于扩散模型或类似的生成架构,但会在模型中引入对时间维度的建模。这可能涉及到使用3D卷积神经网络(CNNs)或Transformer架构来处理视频数据,确保生成的帧与帧之间在内容和运动上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为了确保视频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模型还需要在帧与帧之间保持视觉元素的一致性和运动的合理性,这对算法的稳定性和计算资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主流工具与平台应用详解
本节将详细介绍几款主流的“文生视频”及AI辅助创作工具,包括Runway AI、Pika.ai和剪映,并对比它们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create prompt:
后接文本;官网直接在输入框输入-gs
)、负向提示词 (-neg
)、宽高比 (-ar
)、种子值 (-seed
)、运动幅度 (-motion
)、帧率 (-fps
)、相机控制 (-camera
)Table 1: 主流AI视频创作工具对比
2.1 Runway AI 使用指南
Runway AI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在线AI视频生成平台,其强大的“文生视频”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视频内容创作途径 。该平台集成了多种先进的AI模型,如Gen-2、Gen-3 Alpha及Gen-3 Alpha Turbo,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模型进行创作 。Runway AI 致力于通过AI技术提升创作效率,降低视频制作的门槛和成本,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利用稳定的复合和扩散模型生成逼真的视频,而无需实际拍摄 。
生成视频的基本步骤:
- 登录与选择模式:首先,用户需要访问 Runway 官网 (runwayml.com) 并登录账户。在操作界面中,选择“Start with Text”或类似的文生视频选项 。
- 输入提示词 (Prompt):在指定的文本输入框中,输入描述期望视频内容的文本提示词。提示词的质量直接影响生成视频的效果,因此建议使用清晰、具体且富有描述性的语言 。例如,可以输入 “Vegetables and meat for hotpot in the style of professional cinematography”(电影级画风的火锅食材) 或 “The late afternoon sun peeking through the window of a New York City loft.” 。
- 参数设置:Runway 提供了丰富的参数选项,供用户调整以优化视频效果 :
- 基础设置:包括插值(Interpolate,使过渡平滑)、升级分辨率(Upscale,付费功能)、去除水印(Remove watermark,付费功能)。
- General Motion(常规运动):控制视频中元素的整体运动幅度,默认值为5,数值越高,动作越多、越剧烈 。
- Camera Motion(摄像机运动):允许用户指定摄像机的运动方式和速度,如水平移动(Horizontal)、垂直移动(Vertical)、旋转(Roll)、缩放(Zoom)和速度(Speed)。
- 长宽比 (Aspect Ratio):在 Gen-2 及 Gen-3 Alpha Turbo 模型上,用户可以选择视频的宽高比,如 1280x768(横向)或 768x1280(纵向)。
- 提示权重 (Prompt Weight):调整此参数可以改变 AI 对文本提示词的重视程度 。
- 固定种子 (Fixed Seed):使用相同的种子值可以确保在不同批次生成视频时获得相对一致的结果 。
- 样式 (Style):Gen-2 模型提供了超过30种不同的风格预设,如动漫、卡通、蒸汽波、3D渲染等 。
- 生成视频:完成提示词输入和参数设置后,点击“Generate”按钮开始生成视频。视频的生成时长可以选择,例如4秒、5秒或10秒 。
- 下载与后期处理:视频生成完成后,用户可以预览效果并下载为 MP4 或 GIF 格式 。Runway 还提供了一些后期编辑功能,例如“延长 (Extend)”、“唇形同步 (Lip Sync)”、“视频到视频 (Video to Video)”风格转换、“编辑视频 (Edit Video)”以及“扩展视频 (Expand Video)”等 。
Runway 后续推出了 Gen-3 Alpha 模型,该模型在保真度、一致性和运动方面都有显著改进,是构建通用世界模型的重要一步,并支持更精细的控制工具 。Gen-4 则在图像参考、风格和角色控制一致性以及物理运动真实感方面表现更佳,已向付费用户开放 。Runway 平台采用积分制管理视频生成,免费版用户通常有初始积分,消耗完毕后可能需要购买付费套餐 。Runway 也提供了移动端应用程序,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创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提示词的质量和生成视频的效果,可以考虑结合使用 Pollo AI 工具来优化提示词 。
2.2 Pika.ai 使用指南
Pika.ai 是一款以Discord为交互平台的AI视频生成工具,其便捷的操作方式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其在AI视频创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用户首先需要按照Pika.ai官方的指引,加入其指定的Discord服务器。这是使用Pika.ai所有功能的前提,因为所有的操作指令和生成结果都会在Discord的特定频道中进行。加入服务器后,用户可以在Pika.ai设定的文本生成视频频道中,通过输入特定的“/create
”命令来启动视频生成流程。紧随命令之后,用户需要输入详细的文本提示词,例如“/create prompt: A golden lab chasing a ball in the garden -ar 16:9 -motion 3
” 。这个提示词是Pika.ai生成视频的核心依据,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至关重要。除了文本提示词,Pika.ai还允许用户上传一张参考图片(此步骤为可选)。这张参考图片可以为AI模型提供更直观的视觉信息,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用户期望的画面风格、构图、色彩等元素,从而生成更贴近用户预期的视频内容 。
在输入提示词和(可选的)参考图之后,Pika.ai还提供了一系列生成参数的调整选项,允许用户对视频的生成过程进行更细致的控制 。这些参数通常通过特定格式的命令行参数添加在提示词之后,例如:指导尺度 (-gs XX
,建议8-24,默认12),负向提示词 (-neg \"XXX\"
),宽高比 (-ar 16:9
,默认为1024:576),种子值 (-seed XXX
),运动幅度 (-motion #
,范围0-4,默认1),帧率 (-fps ##
,范围8-24,默认24) 。Pika.ai 也提供了官方网站 pika.art 供用户直接操作,界面更为现代,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以及视频编辑与修改(如局部修改 Modify region
)等功能 。其 Pikadditions 功能允许在现有视频中插入对象,Pikaffects 则提供了一些趣味特效 。Pika 通常提供免费试用额度,但生成速度和部分高级功能可能受限 。
2.3 剪映在AI内容创作中的应用
剪映作为一款广受欢迎的视频编辑软件,近年来也在积极整合AI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智能、高效的内容创作体验 。虽然剪映本身并非纯粹的“文生视频”平台,即不能直接通过输入一段文字就生成完整的、高度定制化的视频内容,但它通过引入AI功能模块以及与外部AI工具的联动,为用户提供了AI辅助内容创作的可能性。例如,剪映专业版的AI切片功能能够自动分析视频内容,识别高光时刻,并将长视频分割成多个独立的短视频片段,方便用户快速提取精彩内容 。这项功能虽然不直接生成全新视频,但极大地提升了视频剪辑和内容重组的效率。用户可以将录制好的长视频导入剪映,利用AI切片功能快速生成多个可用于社交媒体传播的短视频。
此外,一些教程和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剪映与其他AI工具(如ChatGPT)结合使用,以实现从文本到视频的创作流程 。具体而言,用户可以首先利用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生成故事脚本或文案,然后将这些文本内容导入剪映。剪映的“文字成片”功能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自动匹配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并生成初步的视频剪辑 。用户还可以在剪映中选择合适的配音,并对自动生成的视频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调整。剪映在其最新版本(如7.2.0版本)中,也开始内置一些AI生成功能,支持AI图片生成(文生图、图生图)和AI视频生成(文本生视频、图片生视频)功能 。这些功能目前可能仍处于发展阶段,免费体验次数有限。同时,也有教程介绍了利用Coze平台结合剪映插件和剪映小助手,将文案直接生成可发布的爆款视频的流程 。在AI生成视频的后期处理方面,剪映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对由其他AI工具(如可灵)生成的原始视频片段进行剪辑、拼接、调色、添加背景音乐、配音以及字幕等操作,从而提升最终视频的整体质量和观看体验 。
3. 内容创作技巧与提升
3.1 有效提示词 (Prompt) 编写技巧
编写有效的提示词(Prompt)是获得理想文生图或文生视频结果的关键。提示词的质量直接影响模型对用户意图的理解以及最终生成内容的质量和相关性 。一个优秀的提示词应该尽可能详细、具体,并包含关键的元素、风格、构图、光照、色彩以及不希望出现的元素(负面提示词)。
通用提示词编写策略:
- 提供详细且具体的描述:这是最核心的原则。包括明确主体 (Subject)、场景 (Scene)、动作 (Action)、风格 (Style)、光照与氛围 (Lighting and Atmosphere)、构图 (Composition) 以及关键细节 (Details) 。例如,在Stable Diffusion中,一个简单的提示词如“一只猫”可能会产生各种风格和质量的猫的图像,但如果使用更详细的提示词,如“一只毛茸茸的橘色波斯猫,坐在窗台上,阳光从侧面照射,产生柔和的阴影,背景是模糊的城市景观,摄影风格,高清,8K”,则更有可能生成符合用户期望的高质量图像。
- 使用生动、形象的词汇:选择能够激发视觉想象的词汇,避免过于抽象或模糊的词语 。例如,用“波光粼粼的湖面”代替“湖”。
- 避免歧义,确保清晰:提示词应尽可能清晰明确,避免使用可能产生多种理解的词语或表达 。
- 利用关键词权重:某些AI模型支持通过特定符号(如括号
()
或方括号[]
)或语法来调整提示词中不同关键词的权重。 - 指定艺术风格或艺术家:如果希望生成特定艺术风格的作品,可以在提示词中提及,例如“印象派风格”、“赛博朋克艺术”、“梵高风格”等 。
- 使用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用于告诉模型哪些元素是不希望出现在最终图像中的,例如“模糊的”、“低质量的”、“变形的手”、“多余的肢体”、“水印”、“文字”等 。
- 迭代和优化:生成AI内容往往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根据初步生成的结果,分析其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修改提示词,进行多次尝试和调整 。
- 学习优秀提示词案例:多参考和分析他人成功的提示词案例,了解不同模型对提示词的响应特点。
Runway AI 特定技巧:
- 详细和精准是核心原则:例如,“夕阳下的海滩,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海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远处有几艘正在航行的渔船,高清、写实风格、慢动作镜头。” 。
- 结构化提示词:一种推荐的结构是:
[镜头移动]:建立场景(文本提示)+ 额外细节
。例如:“近景特写镜头:一个高清的指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迷你小狗,很好奇地看着镜头。” 。 - 利用关键词强化风格:Runway Gen-3 模型主要由相机风格、灯光效果、移动效果、运动类型、风格与审美以及文本样式六大类提示词组成 。例如,相机风格:“低角度静态镜头”;灯光效果:“戏剧性的天空”;移动效果:“无缝过渡” 。
- 直接描述性语言:避免使用对话式或命令式表述,直接描述场景,例如“两只鸟在天空飞翔。”而非“你能创建一个…的视频吗?” 。
Pika.ai 特定技巧:
- 具体性和描述性语言是核心:例如,与其说“一辆车”,不如说“一辆红色跑车在赛道上飞驰” 。
- 思考视频风格:明确期望是写实风格还是卡通风格 。
- 负向提示词:用于排除不希望出现的元素,例如“no scary cats” 。
- 使用参考图像时:提示词应专注于描述希望图像主体执行的动作,而非重复描述图像本身 。
- 提示词长度:通常在10-20个词之间效果较好 。
- 可选参数:如
-motion
(动态强度)、-gs
(引导权重)、-fps
(帧率)、-neg
(负向提示词)、-ar
(宽高比)、-camera
(摄像机运动)等,应放在提示词之后,用空格分隔 。
3.2 提升生成内容质量的策略
在掌握了有效的提示词编写技巧之后,进一步提升文生图与文生视频内容的质量,还需要关注一些额外的策略和技巧。这些策略不仅涉及到提示词的优化,还包括对模型参数的理解、后期处理的应用以及对不同工具特性的把握。
-
精细化提示词与参数调整:
- 利用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通过在负面提示词中列出不希望出现的元素(例如“模糊”、“变形”、“水印”、“文字”),可以有效地引导模型避免这些缺陷 。
- 调整引导权重 (Guidance Scale):控制模型在生成过程中对提示词的遵循程度。较高的引导权重值通常会使生成内容更贴近文本描述,但也可能牺牲一些创造性 。
- 控制运动强度与帧率 (Motion & FPS):在文生视频中,运动强度(如Pika.ai的
-motion
参数)和帧率(如Pika.ai的-fps
参数)是影响视觉效果的关键参数 。 - 指定宽高比 (Aspect Ratio):明确指定输出内容的宽高比(如Pika.ai的
-ar
参数),可以确保生成的内容符合发布平台或特定应用场景的尺寸要求 。
-
利用参考图像与多图融合:
- 图像到视频的转换:Runway 和 Pika.ai 都支持以图像为起点生成视频 。上传一张高质量的静态图片,然后通过提示词描述希望图片中的元素如何动起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作方式。
- 多参考图融合 (Scene Ingredients):Pika.ai 的“Scene Ingredients”功能允许用户上传多张参考图片(最多6张),通过将这些图片元素与文本提示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复杂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 。
- 图像提示与文本提示的协同:当使用图像作为提示时,文本提示应侧重于描述动作和变化,而不是重复描述图像中已有的内容 。
-
后期处理与质量增强:
- 视频升级 (Upscaling):Runway 提供了将视频升级至4K分辨率的功能,可以增加细节、锐化边缘、改善纹理 。第三方工具如 Pollo AI 也提供视频升级服务 。
- 帧率提升与慢动作 (Motion Smoothing & Slow Motion):通过后期处理工具(如 TensorPix)可以提升生成视频的帧率,或实现慢动作效果 。
- 清晰度与降噪增强 (Deep Clean & Denoising):使用如 TensorPix 的“Deep Clean”滤镜可以增加锐度和清晰度,降噪工具也能有效改善画质 。
- 面部增强 (Face Enhancer):如果视频主体是人脸,可以使用专门的面部增强工具(如 TensorPix 或 Pollo AI 的“脸部”增强模式)来优化面部细节 。
- 专业剪辑与调色:将AI生成的素材导入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如 Adobe Premiere Pro, Final Cut Pro, DaVinci Resolve)进行进一步的剪辑、调色、音效添加和特效处理,可以极大地提升最终成片的专业水准 。
-
迭代生成与种子控制:
- 多次尝试与参数调整:AI内容生成往往不是一次成功的。创作者需要进行多次尝试,不断调整提示词、模型参数等 。
- 利用种子 (Seed) 控制:一些平台(如Pika.ai支持
-seed
参数 )允许用户指定随机种子。使用相同的种子和提示词可以生成相似的结果,这对于需要保持一致性或微调先前结果的场景非常有用。
-
理解模型特性与局限性:
- 熟悉不同模型的特点:不同的文生图/文生视频模型(如Runway的Gen-1, Gen-2, Gen-3 Alpha, Gen-3 Alpha Turbo )在风格、生成速度、对提示词的敏感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 认识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尽管AI生成技术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生成高度复杂场景、保持长时程一致性、完美再现物理规律或细腻情感表达方面可能仍有不足 。
4. 应用场景探讨
“文生图”与“文生视频”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和便捷的操作性,正在迅速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为传统工作流程带来革新,并催生出全新的应用模式。
4.1 营销领域的应用
在营销领域,AI生成内容技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企业可以利用文生图工具快速生成多样化的广告图片、社交媒体帖子配图、产品展示图等,大幅降低设计成本和制作周期。例如,电商平台可以根据产品特性自动生成具有吸引力的宣传图;广告公司可以快速迭代广告创意,测试不同视觉风格的效果。文生视频技术则可以用于制作产品宣传短片、品牌故事动画、社交媒体短视频广告等。通过输入简单的文本描述,营销人员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初步的视频素材,再结合剪映等工具进行后期优化,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营销活动的灵活性和效率。此外,AI还能根据用户数据生成个性化的营销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率。
4.2 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AI生成内容技术为教学资源的创作和学习体验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文生图工具为课件制作生动的插图、图表和示意图,使抽象的知识点更易于理解。文生视频技术则可以用于创建教学动画、模拟实验过程、重现历史事件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动态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地理老师可以生成展示地貌形成过程的动画,历史老师可以生成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创意表达,将学习成果以图像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AI生成的内容还可以作为个性化学习材料,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定制。
4.3 娱乐领域的应用
在娱乐领域,AI生成内容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想象力。独立艺术家和小型工作室可以利用文生图工具快速生成概念艺术、角色设计、场景草图,加速前期创作流程。文生视频技术则使得个人创作者也能制作出具有独特视觉风格的短片、动画、MV等。例如,音乐人可以为其歌曲生成富有创意的MV,作家可以将其小说中的场景可视化。AI还可以用于生成游戏素材、电影特效预览、虚拟偶像的动态形象等。这些技术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并催生出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娱乐内容。同时,AI生成的内容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互动和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