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源码解析(三):Stable Diffusion_stable diffusion源码

源码解析(三):Stable Diffusion_stable diffusion源码

原文 技术博客

😀 Stable Diffusion是一种基于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的生成式AI技术,通过逐步去噪过程将随机噪声转化为高质量图像。其核心优势在于开源免费、支持本地部署,且能通过文本提示(prompt)精准控制生成内容,还支持图像修改、超分辨率重建等功能。

Stable Diffusion 是由 CompVis 与 Stability AI 和 Runway 合作开发的潜在文本到图像扩散模型。它通过在压缩的潜在空间(而非像素空间)中执行扩散过程,根据文本描述生成高质量图像,使其在保持高保真输出的同时,比以往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主要特点:

  • 在具有 8 倍下采样因子的压缩潜在空间中运行
  • 使用冻结的 CLIP ViT-L/14 文本编码器根据文本提示调节模型
  • 具有 860M 参数 UNet 主干,用于扩散过程
  • 在至少具有 10GB VRAM 的消费级硬件上运行
  • 支持文本到图像的生成和图像到图像的修改

模型架构

稳定扩散的工作原理是将扩散过程转移到压缩的潜在空间,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像素。这种方法显著降低了计算需求,同时又不牺牲生成质量。

源码解析(三):Stable Diffusion_stable diffusion源码

该图展示了稳定扩散流程中的数据流。文本提示被编码到嵌入向量中,这些嵌入向量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来调节扩散过程。对于图像到图像的生成,输入图像被编码为潜在表征。扩散过程在此潜在空间中运行,逐渐将随机噪声张量去噪为有意义的潜在表征,然后将其解码为图像。

安装与使用

硬件要求

硬件 最低要求 图形处理器 NVIDIA GPU,至少配备 10GB VRAM CUDA CUDA 11.3 兼容驱动程序 磁盘空间 10GB+(更多用于存储生成的图像) 内存 建议使用 16GB 操作系统 Linux、Windows(带有 WSL)或 macOS

软件安装

Stable Diffusion 需要特定的 Python 环境以及一些依赖项。建议使用 Conda 进行环境管理。

创建新的 Conda 环境

conda env create -f environment.yamlconda activate ldm

这将创建并激活一个名为 (Latent Diffusion Models) 的 Conda 环境,**ldm**其中包含 environment.yaml 文件中指定的所有必要依赖项。

更新现有环境

condainstallpytorch torchvision -c pytorchpipinstalltransformers==4.19.2diffusersinvisible-watermarkpipinstall-e .

模型使用

手动下载模型

首先需要在Hugging Face下载模型

下面是官方的比较旧的基础模型,其他新的开源模型可以在开源社区直接下载使用。

模型 描述 训练步骤 sd-v1-1.ckpt 在 laion2B-en 和 laion-highresolution 上训练的基础模型 237k(256×256)、194k(512×512) sd-v1-2.ckpt 从 v1-1 恢复,在 laion-aesthetics v2 5+ 上进行训练 515k(512×512) sd-v1-3.ckpt 从 v1-2 恢复,文本条件丢失 10% 195k(512×512) sd-v1-4.ckpt 从 v1-2 恢复,文本条件丢失 10% 225k(512×512)

获取权重后,需要将它们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mkdir -p models/ldm/stable-diffusion-v1/ln -s <path/to/model.ckpt> models/ldm/stable-diffusion-v1/model.ckpt

完成安装过程后,您可以通过运行简单的文本到图像生成来验证一切是否设置正确:

python scripts/txt2img.py --prompt \"a photograph of an astronaut riding a horse\" --plms

直接通过函数自动下载

对于喜欢更简单安装过程的用户,也可以通过 Hugging Face 扩散器库使用 Stable Diffusion:

# Requires registration at Hugging Face and acceptance of model termsfrom torch import autocastfrom diffusers import StableDiffusionPipelinepipe = StableDiffusionPipeline.from_pretrained( \"CompVis/stable-diffusion-v1-4\", use_auth_token=True).to(\"cuda\")prompt = \"a photo of an astronaut riding a horse on mars\"with autocast(\"cuda\"): image = pipe(prompt)[\"sample\"][0] image.save(\"astronaut_rides_horse.png\")

核心代码详解

扩散模型原理简介

核心思想

扩散模型的主要步骤:

  1. 前向过程(Forward Process):逐步向图像添加高斯噪声,最终将图像转化为纯噪声。
  2. 反向过程(Reverse Process):从纯噪声开始,通过神经网络逐步去噪,重构出目标图像。

Stable Diffusion 的独特之处在于:

  • 潜空间操作:不是直接在像素空间中进行操作,而是将图像映射到潜在空间(通过预训练的 VAE 等模型),在潜空间中执行扩散过程,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生成质量。

核心公式

前向过程定义为将图像逐步添加噪声:

q ( x t ∣ x t − 1 ) = N ( x t ; α t x t − 1 , ( 1 − α t ) I ) q(xt∣xt−1)=N(xt;αtxt−1,(1−αt)I) q(xtxt1)=N(xt;αtxt1,(1αt)I)

  • x t xt xt: 第 t 步的图像。
  • α t αt αt: 控制噪声量的超参数(通常表示为递减的序列)。
  • N ( ⋅ ) N(⋅) N(): 正态分布。

经过 T T T 次迭代,初始图像 x0 x0 x0 会变成纯噪声 xT xT xT

直接从初始图像到任意时刻 t 的分布为:

q(xt∣x0)=N(xt;αˉtx0,(1−αˉt)I) q(xt∣x0)=N(xt;αˉtx0,(1−αˉt)I) q(xtx0)=N(xt;αˉtx0,(1αˉt)I)

其中:

αˉt= ∏ i = 1 t α i αˉt = \\prod_{i=1}^t \\alpha_i αˉt=i=1tαi

反向过程

反向过程的目标是从噪声恢复图像:

pθ(xt−1∣xt)=N(xt−1;μθ(xt,t),Σθ(t)) pθ(xt−1∣xt)=N(xt−1;μθ(xt,t),Σθ(t)) (xt1xt)=N(xt1;μθ(xt,t),Σθ(t))

其中:

  • μ θ ( x t , t ) μθ(xt,t) μθ(xt,t): 神经网络预测的均值。
  • Σ θ ( t ) Σθ(t) Σθ(t): 预测的不确定性(通常可以设为固定值)。

通过逐步迭代,将纯噪声 xT xT xT 转化为图像 x0 x0 x0

损失函数

模型使用的目标是重构数据分布,通常基于变分下界 (Variational Lower Bound, VLB):

L V L B =Eq[∑ D K L (q(xt−1∣xt,x0)∥pθ(xt−1∣xt))] L_{VLB}=Eq[∑D_{KL}(q(xt−1∣xt,x0)∥pθ(xt−1∣xt))] LVLB=Eq[DKL(q(xt1xt,x0)(xt1xt))]

实际实现中,简化为对噪声的预测:

L= E t , x 0 , ϵ [∥ϵ−ϵθ(xt,t) ∥ 2 ] L=E_{t,x0,ϵ}[∥ϵ−ϵθ(xt,t)∥^2] L=Et,x0,ϵ[ϵϵθ(xt,t)2]

其中:

  • ϵ ϵ ϵ: 真实的噪声。
  • ϵ θ ( x t , t ) ϵθ(xt,t) ϵθ(xt,t): 神经网络预测的噪声。

Stable Diffusion的改进

Stable Diffusion 的改进在于:

  1. 使用潜在空间表示 z 0 = E n c o d e r ( x 0 ) z_0=Encoder(x_0) z0=Encoder(x0),在潜空间中进行扩散过程。
  2. 结合条件输入(如文本描述)来控制生成结果,通过条件扩散模型生成潜在表示。

核心组件

LDM

LDM 是稳定扩散的核心架构,它使稳定扩散能够根据文本提示生成高质量图像或修改现有图像。与在像素空间中运行的传统扩散模型不同,LDM 在压缩的潜在空间中运行,从而显著降低了计算需求,同时保持了生成质量。

LatentDiffusionLDM 通过中的类实现ddpm.py,该类扩展了基类**DDPM**(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class LatentDiffusion(DDPM): \"\"\"main class\"\"\" def __init__(self,  first_stage_config,  cond_stage_config,  num_timesteps_cond=None,  cond_stage_key=\"image\",  cond_stage_trainable=False,  concat_mode=True,  cond_stage_forward=None,  conditioning_key=None,  scale_factor=1.0,  scale_by_std=False,  *args, **kwargs): self.num_timesteps_cond = default(num_timesteps_cond, 1) self.scale_by_std = scale_by_std assert self.num_timesteps_cond <= kwargs[\'timesteps\'] #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DiffusionWrapper if conditioning_key is None: conditioning_key = \'concat\' if concat_mode else \'crossattn\' if cond_stage_config == \'__is_unconditional__\': conditioning_key = None ckpt_path = kwargs.pop(\"ckpt_path\", None) ignore_keys = kwargs.pop(\"ignore_keys\", []) super().__init__(conditioning_key=conditioning_key, *args, **kwargs) self.concat_mode = concat_mode self.cond_stage_trainable = cond_stage_trainable self.cond_stage_key = cond_stage_key try: self.num_downs = len(first_stage_config.params.ddconfig.ch_mult) - 1 except: self.num_downs = 0 if not scale_by_std: self.scale_factor = scale_factor else: self.register_buffer(\'scale_factor\', torch.tensor(scale_factor)) self.instantiate_first_stage(first_stage_config) self.instantiate_cond_stage(cond_stage_config) self.cond_stage_forward = cond_stage_forward self.clip_denoised = False self.bbox_tokenizer = None self.restarted_from_ckpt = False if ckpt_path is not None: self.init_from_ckpt(ckpt_path, ignore_keys) self.restarted_from_ckpt = True

该类**LatentDiffusion**保留了几个重要的属性:

  • first_stage_model:用于潜在空间操作的自动编码器
  • cond_stage_model:文本编码器(通常为 CLIP)
  • scale_factor:控制潜在表示的缩放比例
  • conditioning_key\"crossattn\"\"concat\":确定调节机制(\"crossattn\"\"concat\"

扩散过程

源码解析(三):Stable Diffusion_stable diffusion源码

前向扩散过程会根据预先定义的方案添加噪声以清理潜在表示。这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并通过以下**q_sample()**方法实现:

def q_sample(self, x_start, t, noise=None): # Adds noise to x_start according to timestep t # Formula: sqrt(alpha_cumprod) * x_start + sqrt(1-alpha_cumprod) * noise

去噪过程

源码解析(三):Stable Diffusion_stable diffusion源码

逆扩散过程在条件反射的引导下,从纯噪声开始逐渐消除噪声。这在生成过程中使用,并通过**p_sample()p_sample_loop()**方法实现。

对于每个去噪步骤:

  1. UNet 预测当前潜在
  2. 该模型使用此预测来计算下一个(噪声较小的)潜在
  3. 该过程重复,直到达到干净潜伏期(t=0)

文本控制

文本控制是 LDM 的关键环节,能够实现文本到图像的生成。其主要机制是文本嵌入与 UNet 中间表示之间的交叉注意力机制:

源码解析(三):Stable Diffusion_stable diffusion源码

交叉注意力机制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文本嵌入在注意力机制中充当“键”和“值”
  2. UNet 特征作为“查询”
  3. 这使得 UNet 能够在去噪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文本嵌入的相关部分

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是一种算法,用于确定如何逐步去噪潜在噪声以生成图像。采样器的选择会影响图像质量和生成速度,并针对不同的用例提供不同的权衡。

代码文件位置

ldm/models/diffusion/ddim.pyldm/models/diffusion/dpm_solver/sampler.py

Stable Diffusion 实现了多种采样策略,每种策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 DDIM(去噪扩散隐式模型):一种确定性采样方法,可以用更少的步骤实现更快的采样。
  2. PLMS(伪线性多步):一种改进 DDIM 的高阶求解器。
  3. DPM-Solver:具有高阶收敛的快速求解器,提供最佳的速度/质量权衡

性能比较

采样器 速度 质量 建议步骤 用例 DDIM 缓和 好的 50-100 速度与质量的良好平衡 PLMS 缓和 更好的 50-70 当质量比速度更重要时 DPM求解器 快速地 出色的 15-30 适合大多数用例的最佳整体选择

DDIM采样器

DDIM(去噪扩散隐式模型)采样器是一种确定性采样方法,与原始 DDPM(去噪扩散概率模型)方法相比,其采样步骤明显减少

  1. 调度:该**make_schedule**方法为采样过程创建一系列时间步长,在完整扩散时间步长和减少的子集之间进行转换,以实现更快的采样。
  2. 采样过程
    • 该**sample**方法就是主要入口点
    • 它准备参数并调用**ddim_sampling**
    • 这将执行迭代去噪,**p_sample_ddim**在每一步调用
  3. 单步去噪
    • **p_sample_ddim**执行单个去噪步骤
    • **unconditional_guidance_scale**它通过参数支持无分类器引导
    • 参数**eta**控制随机性 **eta=0.0**过程是确定性的
范围 描述 影响 S 采样步数 步骤越少,速度越快,但可能会降低质量 eta 控制随机性 0.0 表示确定性,1.0 表示随机性 unconditional_guidance_scale 引导强度 更高的价值会增加对提示的遵守

DPM求解器

DPM-Solver 是一种先进的快速采样器,可为扩散模型提供高阶收敛,只需很少的步骤即可获得高质量的结果。

DPM-Solver 由多个组件组成:

  1. DPMSolverSampler():

    • 与稳定扩散模型接口的类
    • 实现**sample**管道期望的方法
    ldm/models/diffusion/dpm_solver/sampler.py
  2. 噪音时间表 VP

    • 处理方差保持 (VP) SDE 的噪声调度
    • 支持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扩散模型
    • 提供计算 alpha、sigma 和 lambda 值的方法
    ldm/models/diffusion/dpm_solver/dpm_solver.py
  3. DPM_求解器

    • DPM-Solver算法的核心实现
    • 支持单步和多步求解器
    • 实现一阶、二阶和三阶方法
    ldm/models/diffusion/dpm_solver/dpm_solver.py

主要特点

高阶求解器

  • 一阶:相当于DDIM
  • 二阶:精度更高,计算开销更小
  • 三阶:精度最高,尤其在步数较少的情况下

解决方法

  • 单步:直接应用高阶方法
  • 多步骤:使用前面步骤的信息来提高效率

求解器类型

  • dpm_solver:默认求解器类型
  • taylor:具有略微不同特征的替代实现
范围 描述 典型值 stepsS) 求解器步骤数 10-50(少于 DDIM) skip_type 间隔时间步长的方法 ‘time_uniform’(高分辨率默认) method 解决方法 “多步”或“单步” order 求解器的顺序 1、2 或 3

采样器使用

在入口点脚本(txt2img.py/img2img.py)中使用采样器时,采样器的选择和配置如下:

# Example from usage in scriptsif opt.sampler == \'dpm_solver\': sampler = DPMSolverSampler(model)elif opt.sampler == \'ddim\': sampler = DDIMSampler(model)# ...additional samplers...# Samplingsamples, _ = sampler.sample( S=opt.steps, batch_size=opt.n_samples, shape=shape, conditioning=c, unconditional_guidance_scale=opt.scale, unconditional_conditioning=uc,)

Unet框架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UNet 架构高度可配置。以下是关键参数:

范围 描述 默认值 image_size 输入图像的大小 64(潜在空间) in_channels 输入通道数 4 model_channels 基本通道数 320 out_channels 输出通道数 4 num_res_blocks 每个下采样级别的 ResBlocks 2 attention_resolutions 需要关注的决议 (4,2,1) dropout 辍学率 0.0 channel_mult 每级通道乘数 (1、2、4、8) conv_resample 使用学习到的卷积进行采样 真的 dims 信号的维度 2 num_heads 注意力头数量 8 num_head_channels 每个注意力头的通道数 64 use_scale_shift_norm 使用类似 FiLM 的调理 真的 use_spatial_transformer 使用 CrossAttention 进行文本调节 真的 transformer_depth Transformer 交叉注意力深度 1 context_dim 上下文(文本)嵌入的维度 768 或 1024

核心配置

Stable Diffusion 使用 YAML 配置文件来定义模型架构、训练参数和数据处理流程。这些文件提供了一种声明式的方式来指定整个实验设置,而无需修改代码。

文件位置:

configs/latent-diffusion/ffhq-ldm-vq-4.yamlconfigs/latent-diffusion/lsun_churches-ldm-kl-8.yaml

模型结构配置

该**model**部分是配置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定义了稳定扩散模型的核心架构和超参数。

model: base_learning_rate: 2.0e-06 target: ldm.models.diffusion.ddpm.LatentDiffusion params: linear_start: 0.0015 linear_end: 0.0195 num_timesteps_cond: 1 log_every_t: 200 timesteps: 1000 first_stage_key: image image_size: 64 channels: 3 monitor: val/loss_simple_ema

关键参数包括:

  • base_learning_rate:优化的基础学习率
  • target:模型实现的 Python 类路径
  • params:特定于模型的参数
    • **linear_startlinear_end**定义噪音时间表
    • timesteps:扩散步骤数
    • image_size:潜在表征的大小
    • channels:潜在空间中的通道数

UNet配置

UNet 是扩散模型的骨干,负责在去噪过程中预测噪声。

unet_config: target: ldm.modules.diffusionmodules.openaimodel.UNetModel params: image_size: 64 in_channels: 3 out_channels: 3 model_channels: 224 attention_resolutions: - 8 - 4 - 2 num_res_blocks: 2 channel_mult: - 1 - 2 - 3 - 4 num_head_channels: 32

UNet 关键参数:

  • image_size:输入的空间维度
  • in_channelsout_channels:输入和输出通道维度
  • model_channels:模型的基本通道数
  • attention_resolutions:在哪个分辨率级别应用注意力
  • num_res_blocks:每个分辨率级别的残差块数量
  • channel_mult:每个分辨率级别的通道乘数

数据配置

本**data**节定义数据集加载、预处理和批处理参数。

data: target: main.DataModuleFromConfig params: batch_size: 48 num_workers: 5 wrap: false train: target: taming.data.faceshq.CelebAHQTrain params: size: 256 validation: target: taming.data.faceshq.CelebAHQValidation params: size: 256

关键参数:

  • batch_size:每批次样品数量
  • num_workers:数据加载的工作进程数
  • wrap:是否包装数据集
  • trainvalidation:训练和验证集的数据集配置
    • target:数据集实现的 Python 类路径
    • paramssize:数据集特定参数(通常包括图像分辨率)

💡 有关Notion安装或者使用上的问题,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