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比特币分析报告(2025-7月)_比特币技术分析
核心观点:比特币的核心价值在于价值储存,它是一种数字黄金 ,不依赖中央机构,却能长期稳定地储存财富。
决定比特币价格的是人类的共识,共识越高越多,需求越大,价格就越高!
问题:
1、比特币是什么?有什么用
2、我能用比特币买东西吗?
3、比特币跟区块链有什么关系?区块链是什么?
4、比特币是骗局吗?
5、买比特币合法吗?
序言
研究背景
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变量。尤其在2020年后,比特币频繁出现在机构资产配置、特别是中国已经买入很多比特币。如果要弄清楚比特币,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经济学、博弈论等基础知识,所以即使诞生16年,依然有很多人看不懂比特币的价值。
研究目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性回顾比特币的发展脉络,剖析当前政策格局与市场走势,为政府、企业与投资者提供全面参考与判断依据。
研究路线
第一部分:从比特币的定义、历史演进、政策环境、市场数据等宏观维度展开分析;
第二部分:深入探讨比特币的使用场景、技术瓶颈与未来趋势;
第三部分:产业链延展和思考。
核心结论
1、比特币的核心价值在于资产储存!(安全+保值)
2、灰色交易(匿名性)
1 宏观视角——整体窥探
1 .1 什么是比特币
数字货币的分类
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由中本聪于2009年创立。其核心特性包括:
数字货币的分类:比特币属于加密货币的其中一种
一个翻译更正说明:在比特币中,国内主流的译者会翻译成「加密货币」,这也是通用的说法,但是这不准确,因为原文中没有出现加密这个英文(加密在英文里是Encryption,数字货币是Cryptocurrency)
在白皮书中原文英语是:Cryptocurrency;——Crypto,其实就是密码英文的前部分(密码是Cryptography),currency翻译为货币没问题。
延展:“Crypto” 源自希腊语 “κρυπτός”(kryptós),意为 “隐藏的、加密的”。
如果准确直译的话,就是密码货币。但是这种翻译也没办法准确说明这种货币。直接说Crypto货币比较好。
其他国家的翻译
1.2 诞生历史
1、故事线
起源背景:
导火线: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信任;(美国政府大量印钞(量化宽松)导致货币贬值)
这里需要先说一段历史,关于美元的历史。
美元第一次成为世界货币
自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举行后,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美元即可兑换一盎司的黄金,所以从此美元也叫做美金),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提供了极强的信用背书,美元就成为了世界货币,用于国际间的交易。
美元第二次成为世界货币
1971年,美元取消与黄金的绑定后,美元失去了背书,此时为了寻找新的货币背书(锚定物)。美国通过对外干涉的手段要求石油交易必须使用美元结算。(当时的背景是1)石油是硬通货;2)当时没找到比美元更好的交易货币;3)美国通过以色列干扰中东国家)从此“拥有美元才能购买石油”这个概念在各个国家中根深蒂固。美元再一次有了新的锚定物“液态黄金”石油。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后果
美元只需要印钱就可以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其他国家只能辛辛苦苦劳动才能赚取美元去参加国际贸易。(学术上成为“铸币税”)
美元如何通过印钞就能收割全世界?
美元-石油回流计划
美元-石油回流计划
Docs
1、为什么中东心甘情愿投资美国呢?
因为别无他选,花不完的美元存储在自己国家也只能因为美国印钞而贬值,还不如买美债,例如中国就是美债在海外最大的持有者
2、中东投资美国,美元要用的时候能兑换回来吗?
可以,但是有一部分会被华尔街收割掉,特别是购买美股那部分,通过金融手段收割
就这样美国通过美元收割全世界70+年,而且不听话还会被美国通过剔除SWIFT制裁,例如俄罗斯、伊朗等国家;
所以,为了对抗美国,避免这种中心化机构带来的不公平问题。(不仅仅是美元,换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世界货币,一样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中本聪就想做一个去中心化的货币,通过博弈的方式解决监管问题。比特币就这样诞生了。
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中本聪的日语是さとし なかもと,其中さとし是聪的意思,意为“聪明、睿智、理解力强”
-
身份不明,可能是个人或集体;
-
中本聪最活跃于早期的 BitcoinTalk 论坛(原名bitcointalk.org)和早期源代码托管平台(如 SourceForge)
-
2010年后逐渐退出比特币开发,最后一次在线发言为2011年。
-
极有可能是一个密码学的PHD(因为代码部分看起来是非专业人士)
中本聪比较著名的言论:
“Bitcoin is the currency of the Internet: a distributed, worldwide, decentralized digital money … With Bitcoin, you can be your own bank.”
意思大概是说比特币是全球性的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有了它,你自己就可以成为自己的银行
最后一封邮件
“I had a few other things on my mind (as always) … I’ve moved on to other things. It’s in good hands with Gavin and everyone.”意思大概是说比特币的事情交接给 Gavin和其他人了,自己要去做别的事情
-
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提出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概念。
猜测:来源于赛博朋克运动,不受政府的可匿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构造
定位:去中心化的价值存储与支付工具
-
初衷是替代中心化法币进行日常支付;
-
现阶段更多被认为是“数字黄金”与“抗通胀资产”。
每一年大大事件
2、技术线发展历史
哈希算法、智能合约
时间
人物
事件 / 技术提案
技术关键词
影响与贡献
1982年
大卫·乔姆(David Chaum)
提出匿名电子现金系统 Ecash
匿名性、盲签名
第一次构想出“去中心化的电子支付”思想,启发后续数字货币方向
1998年
亚当·贝克(Adam Back)
提出 Hashcash
哈希算法、反垃圾邮件、防滥用
引入「哈希计算 + 资源消耗」的思路,是日后**工作量证明(PoW)**的雏形
1998年
魏·戴(Wei Dai)
设计 B-money
加密货币、去中心账本
首次提出“密码学货币 + 参与者记账 + 匿名交易”的模型,为比特币理念奠基
1998年
尼克·萨博(Nick Szabo)
提出“智能合约”概念,设计 Bit Gold
智能合约、时间戳、PoW
Bit Gold 是比特币前身之一,尝试用时间链和 PoW 构建稀缺数字资产
2004年
哈尔·芬尼(Hal Finney)
提出可复用工作量证明(Reusable Proof of Work)
工作量证明、可验证性
把 PoW 从“单次用途”升级为“可验证”的机制,为日后“比特币挖矿”铺路
2008年
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发表《比特币白皮书》
去中心化账本、区块链、PoW
集大成之作,整合前人工作,设计出完整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2009年1月
中本聪
比特币网络正式上线,创世区块诞生
区块链、创世区块、奖励50 BTC
世界首个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正式运行,开启加密货币时代
2010年
社区用户
Mt.Gox 成为首个比特币交易所;比特币兑美元首次定价
市场交易、价格发现
当年 1 美元可兑换约 1300 个 BTC,标志比特币进入早期自由市场阶段
1.3 BTC在各国政策
目前各个国家对比特币的政策
1.4 比特币的数据
1、目前比特币的市值
市值约 1.4 万亿美元(市价 × 流通量)
2、比特币的价格走势
3、目前持有比特币的最多的TOP10机构/用户
中国排名第八,约 18.2% 的流通比特币集中在这前10个头部机构中,其余 81.8% 分布在全球散户钱包中。(从数据上看)
2 微观视角——拆解洞察
2.1、比特币规则
1、发行规则
从2009年一月开始,每隔10分钟就会出现50个比特币
每隔4年比特币发行数量减少一半,也就是从10分钟50个,减少到10分钟25个,以此类推。现在2025年是每10分钟产生是3.125 比特币。
直至 2140 年左右,最终接近 2,100 万 BTC 的总量上限,供应增速趋于零。
所产生的比特币是奖励记账的人(也就是矿工),这些矿工拿到比特币会卖掉,然后比特币就会在市场上流通
比特币白皮书原文
比特币发行量与时间关系
2、点对点交易
不依赖任何中心化机构(这里涉及区块链技术)
点对点交易
中心化交易
3、比特币实现逻辑&技术
区块链技术(下面具体介绍)
2.2 区块链技术
涉及三块重要知识理论:
密码学:记账时候涉及的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目的是保证交易数据难以篡改)
分布式计算:让所有人共同维护达成一致性
博弈论:激励矿工持续不断参与记账,且当算力足够强大时没有必要去篡改区块链的数据
1、区块链技术介绍
例子简单说明:例如你写日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
-
每次记录新的事情时候,要紧接着上一页,按照时间相连,
-
且全世界很多人人都拥有这本日记,且网络保证每个人拥有的日记本的日志和内容完全一致
-
每增加一页或修改都要征求每个人的意见,获得大部分人同意
比特币采用未花费交易输出(UTXO)模型,记录账户余额通过未使用的交易输出表示,保证了交易的准确与安全。
2、以比特币为例,区块链如何进行记账?
3、以点对点支付,如何解决以下支付问题?
1)如何解决比特币的绝对拥有权?(钱只能从我这里花出去)
使用数字签名的方法,其中数字签名底层逻辑就是“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Symmetric Encryption
非对称加密(Asymmetric Encryption)
介绍
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
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公开,所有人能看到) 和 私钥(保密,只有自己看到)
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对应私钥解密
私钥加密的数据(如签名)可被公钥验证
适用场景
适合用于速度要求高、数据量大的场景,如文件加密、本地数据库加密等
安全通信、签名验证
案例
家里保险柜上锁,12345
开锁:也是12345
加密和解密都是一样的
战争时候的通讯,A想把给B发送信息,担心中途有人截获信息。所以A和B商量好了一个加密和解密方式,字母减1位
例如,信息是HELLO
A加密: HELLO 加密:字母-1位=> 对应字符: IFMMP
B解密:
这个例子比较简单,但是真实的公钥与私钥很难存在这种简单的逆向推理关系,在比特币中更是哈希算法进行加密,也就是说公钥的值A可以通过哈希得到B。但是B逆向计算出A只能通过枚举方式
数字签名与非对称加密
1.生成私钥和公钥:generatekeys,私钥:私密,用于签名
公钥:公开,用于验证签名
2.生成数字签名:sign,数字签名=SIGN(私钥,MESSAGE)
3.验证签名:verify,VERIFY(公钥,MESSAGE,数字签名)
类比:
术语
本质
生活中类比
公钥
比特币地址
你的邮箱地址,所有人都可以知道
私钥
授权/身份凭证
你家钥匙,只有你自己持有
数字签名
对交易内容的授权证明
你在纸质信上的手写签名
交易
转账发生
你写好的一封信(内容:我要给谁多少钱)
背景:你想给朋友发一封敏感的、只能他看懂的邮件。发送中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让小红确认:(1)邮件是我发的;(2)你发送的邮件内容没有被篡改;
第一步:你用朋友的公钥加密,保证邮件内容是加密的,只有他能看懂(因为他有私钥,可以解密,其他人拿到邮件也不能读懂)
第二步:你用自己的私钥生成一个数字签名,附上去。以表示:这是我发的邮件,我对内容负责(请注意:这个数字签名是整封邮件的内容的哈希值,只要有任何一个字节被修改,整个邮件的数字签名就失效,被收件人识破)
第三步:发送邮件,包括:加密后的邮件内容、你的数字签名、你的公钥(你的邮箱地址)
第四步:小红用你的邮箱地址(你的公钥)验证邮件是你发送的,然后再用私钥解密邮件,看到里面的真实内容
钱包:就是公钥
输入脚本:就是中本聪的签名
自主签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私钥进行转账
数字签名=SIGN(私钥,MESSAGE)
比特币案例
案例
主要角色
-
小明:比特币发送者,拥有私钥(自己的“数字签名笔”)
-
小红:接收者
全网节点:验证者,负责检查签名真伪
2)区块链的
区块链中不能篡改的区块链
哈希函数,就是通过一种算法把任意形式的数据,转化成固定形式的值
F(X)=Y
哈希值函数两大特征:
1)已知Y,很难反推知道X
2)两个不同的X值很难得到同一个Y
区块链
逻辑:区块头记录上一个节点的所有交易信息
3)比特币交易速度
已知:
比特币一个区块的容量:1MB
一个交易占的容量:200B
计算交易速度:
10分钟能记录的交易数:1000000/200=5000
1秒能处理的交易笔数:5000/(60*10)=8笔交易/秒
但是日常生活中,像微信支付这种,每一秒的交易量是4k~10k,比特币显然不满足要求
为什么不直接把区块进行扩容?
因为扩容之后,区块链占每个人的硬盘大小就会增加,参与比特币挖矿、持有比特币的人就会下降,因为占硬盘内存!一旦人减少,就没那么去中心化了,那就不安全了(如果比特币集中中某些头部机构中)!
PS:因为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个硬分叉,另一种比特币BTCH
2.3 矿工
1、什么是矿工
“矿工”就是帮比特币系统记账的人,谁抢先记账成功,就能获得奖励(比特币)!这个比喻来自于,淘金的人在挖矿,挖出金币,在英文称为Digital Miners(数字矿工)
项目
含义
矿工
参与比特币“抢记账”的人(其实是计算机)
挖矿
做复杂计算,找出一个特定的哈希值
区块
一页新的比特币账本,矿工抢着去写入
奖励
成功写账的人获得比特币 + 手续费
2、挖矿过程(工作量证明机制)
矿工挖出比特币的过程
共识机制:
1)最长链
2)工作量证明机制(POW)
所谓挖矿,就是要找到nonce值(就是区块头里面的其中一个信息):区块头的哈希值<=2^256/(难度*2^32),实际上计算的方式很简单,就是不停带入值去尝试,直到试出符合的值为止
因为计算机的算力在不停增加,科技发展,所以要不停调整难度
规定每14天就增加一次难度,使得难度稳定在10分钟才能算出一个哈希值
每2016个块调整难度使得10分钟出一个
1天出6*24=144 块
2016块/144=14天
怎么确定nonce值是正确的呢?
需要给全网的人发信息验证
3、矿工的奖励
系统奖励+手续费
1)系统奖励:挖出比特币——由于总量有限, 2140 年左右会全部挖出来,这个奖励就会消失
2008年,每10分钟都能产出50个比特币
规定:每隔4年的时间系统里出来的奖励就会减少一半(虽然这样,但是比特币的价格在涨,所以矿工挖出的比特币的价值是基本一样的)
2)手续费----永远不会消失
规则:发起交易的人(转账的人)根据情况给,给得越多,转账速度越快,因为矿工越想拿到你的奖励(上文提及过了,比特币的奖励是8笔交易/秒)
所以,即使全有比特币都被挖完了,但是依然有手续费可以收,矿工是不会退出的。
4、如何解决双花问题?(就是数据造假,一份钱两/多次花)
最长链原则:如果有人想恶意篡改数据(改账簿),自己生成一条链,那么他只能自己一个人挖矿延续区块链。其他的矿工都去挖另一条长链,所以除非这个恶意改数据的人,算力比其他所有人的算力总和还要高,否则他就会失败,因为他永远都没办法成为最长链。
唯一能双花(数据造假)的可能性:恶意改数据的人算力>其他所有人算力的总和
博弈论:当恶意改数据的人算力>其他所有人算力的总和,他不会这样做,因为继续挖矿的收益更高(按照人性来说),因为挖出来的奖励比改数据的收益更大
5、矿工的算力
1)什么是算力
每单位时间的哈希运算的次数,单位H/S(Hash per second),说人话,你每秒能做多少次哈希计算”的能力。
算力越高,越先找到哈希值,越先成功挖矿(记账)
当前的全网算力:每单位时间需要计算的次数16.1*10^12*2^32/(600秒)
实际上,全网的算力越高,其安全性也越高,因为作弊成本高
6、挖矿的成本
设别+电费+运维
1)设备
矿机
矿机型号
算力(TH/s)
功耗(W)
效率(J/TH)
价格(美元)
亮点
Whatsminer M50S
126
≈ 3 425
≈ 27
$1,730(1.2w人民币)
流行高效机型,5nm芯片
Whatsminer M50S++
150
≈ 3 300
≈ 22
$3,040(2.2w人民币)
当前高算力高效率代表
Antminer S19 J Pro
110
≈ 3 068
≈ 29
$1,150(0.8w人民币)
稳定可靠,由Bitmain制造
Antminer S19 K Pro
120
—
—
$1,280(0.9w人民币)
Bitmain新旗舰,待市场反馈
2)电费
这个要结合当地的电费标准和所使用的矿机机型计算(效率和功耗不一样)
中国工业电价(优惠)大概是0.35~0.45
3)运维
维持设备和网络正常运转的费用
7、挖池
矿池:很多矿工一起合作,把算力放在一个池子里共同挖矿,挖到了就按照贡献的算力进行“按劳分配”
背景:因为现在要求的算力很高,单靠个人力量很难挖到矿(可能几年都挖不出一个)
现状:全球算力现状(最高的Foundry USA预估算力285.8EH/s)
8、算力、比特币价格、安全性关系
实际上是一个正循环,比特币价格越高,越来越多好的设备引进来挖矿,算力越强,防作弊能力越强,安全性越强,有钱人越想把钱换成比特币。然后不断循环
2.4 比特币白皮书上的一些问题
1、比特币系统为什么挖出6次以上就难以篡改呢?
因为根据最长链的原则,你必须要更快多挖出7个区块,才能比原来的链要长
但是7个区块都比原来的链要快,是很难的,假设你的区块算力是40%,一个块比其他人速度快概率是40%,连续两个就是40%乘以40%,如果是7个,就是指数级别的难度了,就是=0.4×0.4×0.4×0.4×0.4×0.4×0.4=0.0016384
2、区块上的时间戳用的是哪个时区的时间?
时区0,全世界统一(大概在英国、爱尔兰、冰岛的时区)
3、比特币的公有链和联盟链、私有链有什么区别?
其实去中心化程度: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联盟链的话,如果指定的成员约定一起修改账本是可以的,技术上是没问题,所以其实并不是非常去中心化,但是公有链因为什么人都可以参加记账,某一个或者几个人的决定不能影响整个账本,所以很去中心化
特征维度
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
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
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
案例
比特币
数字人民币
企业内部账本、银行
节点权限
所有人可参与,无许可
仅联盟组织成员参与,有准入门槛
例如数字人民币仅限指定的六大银行进入联盟链(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行....)
仅单一机构控制,完全私有
去中心化程度
完全去中心化,矿工分布全世界
部分去中心化,中心控制联盟结构
中心化运作,节点集中控制
共识机制
通常采用 PoW / PoS(如比特币)
可采用拜占庭容错、RAFT 等高效机制
一般采用简单共识或无需共识
透明度
交易记录完全公开、可追溯
仅联盟内部可见
完全私密,仅授权内部人员可见
性能(TPS)
慢,约几百笔/秒(需全网共识)
快,通常上千笔/秒
更快,适合业务内部处理
适用场景
去中心金融、加密货币、NFT 等开放生态
数字货币、供应链金融、跨机构协同系统
银行内部清算、企业数据管理
4、比特币能完成中本聪的愿景,替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吗?
明显是不能的,要成为货币,需要有货币的基本功能——储蓄和流通。
(1) 储蓄: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价格)——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太大,有时候一天有20%的波动,明显不满足储蓄要求;(如果你存在银行的钱,今天能买一台电脑,明天只能购买1块面包,你会非常焦虑,马上把钱兑换成其他资产。)
(2) 流动:需要支持即时交易、最小的单位满足日常交易——比特币交易1次需要大概10分钟,很明显不满足流通要求;(如果转账1次,需要等待10分钟,那么做生意的成本会大大增加。试想你买一个鸡蛋饼,转账给老板,老板要你原地等10分钟到账后才能离开,你也会很无语。)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是阻碍比特币成为流通货币的
(3)不确定的手续费,上文说了,比特币如果手续费太低的话,要等很久才能完成支付。但现在用户已经习惯交易不需要额外支付手续费了。所以这个规则也会阻碍用户使用比特币进行交易。
(4)丢失风险很高,且无法找回。如果你的私钥一旦丢了,忘记了,或者被别人知道了,你的钱就没了。也没办法找到一个中心化的机构申诉要回来。就行你银行卡忘记密码,还可以本人拿着身份证去挂失找回密码。但是你忘记比特币钱包私钥,你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5)没有利息。比特币是不可能有利息的,不像传统银行。你囤币也不会有稳定的利息。他就是有点像放在家里的黄金,只能接受他的价格波动,但是没有任何利息收益。
6)使用成本高,如果要使用电子钱包,要懂一些加密、公私钥,不是很容易教育用户
指标项
比特币
法币(如人民币、美元)
对比说明
储存
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太大
相对稳定
不适合作为货币
支付速度
平均 10 分钟/笔
秒级完成(POS、银行转账等)
比特币不适合即时消费
手续费波动
不固定,高峰时可达数十元
稳定低费,或平台免费
日常高频支付就不适合比特币
丢失风险
私钥丢了找不回来了
可以找银行申诉找回密码
太去中心化不适合做货币
利息
没有利息
放在银行有利息
易用性
钱包使用需懂加密、公私钥、网络费用
用户熟悉纸币、手机支付、卡支付
法币门槛更低,适配性强
5、比特币到底价值在哪里?
(1)特币核心的价值:储存资产。上面解释了,比特币的记账是由全世界矿工监督的,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矿工可以随意修改账本。所以如果你的私钥不告诉任何人,那么你的比特币是安全的。就像李笑来说的“比特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技术手段实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说,我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钱存进去会被银行破产、盗窃或者国家冻结账户而不翼而飞。只要我不告诉任何人我的私钥,没人能拿走我的比特币!
特性
比特币
黄金
法币(如美元)
总量是否稀缺
恒定2100万枚,所以不担心不断输出比特币导致手上的比特币贬值
天然资源有限(总量有限)
可无限印钞
携带方便性
方便,线上随时转移
物理沉重
方便,电子账户
风险
去中心化-全世界矿工记账
易受监管
银行冻结、通胀影响
是否分割
可到1聪
不易精确分割
可分割
长期保值性
越来越多人知道,越来越多人达成共识
全人类共识,都觉得黄金是保值的
随着印钞,贬值趋势明显
(2) 用于灰色产业交易
世界上很多灰色产业是通过比特币交易的,目的是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原因是比特币是匿名且无法追溯的。例如,暗网上买凶杀人都是要求比特币支付的,还有一些地下赌场,都是要求用比特币换筹码的。
6、谁会把钱存到比特币中?
极度有钱的人!当你的现金超过1亿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的钱存在哪里到不安全。银行肯定不安全的,随时可能被冻结账户。买房保值?也是同理,没收资产不仅通过冻结银行,也可以收走你的物业等资产。(具体看看申请破产后怎么清算的)所以无论存在银行还是兑换成资产,都是不安全的,因为这一切都是有中心化机构管理的(国家)。但是兑换成比特币的话,就不同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抢走你的钱,除非你自己泄露密码,或者黑客盗走你的密码!你甚至可以不告诉任何人你拥有比特币,因为比特币交易都是匿名的。存好私钥的话,你的比特币就安全了。像普通人是很难理解有钱人的想法的。我们尝试回顾一下,潘石屹年初把钱转移到美国,许家印在海外开了信托,某些富豪在瑞士银行存款达到几十亿….因为他们钱太多了,如果都放在一个国家,他们其实挺怕的,所以他们会把资金转移到好几个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瑞士等等。
7、为什么很多人依然觉得比特币是割韭菜的骗局?
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1)市面上太多“山寨币”在扰乱市场的秩序,导致人们以为比特币也是骗局。例如狗狗币、火币、屎币这种没价值的币,被庄家操控,不停收割韭菜;导致很多关注币圈的人会觉得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就是骗局。
2)比特币的实现逻辑是牺牲效率的。例如驱动全球的矿工挖矿,耗费电量,还有代码结构上也不是最优的,所以懂技术的人搞不清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就觉得是骗局。
3)比特币价格涨跌幅过大:比特币存在明显的价格周期,波动非常大,很容易让人以为是骗局。
4)理解门槛高:普通人理解比特币的技术,需要懂金融、计算机、密码学(私钥、公钥)还有博弈论,还有一些高等数学(SHA256);所以很多人不理解,当无法理解比特币的时候,也会觉得是骗局。
3 延展——思考
3.1 比特币产业链上下游
比特币网络的安全依赖“上游制造能力 + 中游算力集中 + 下游流动性”
环节
代表参与者/行业
功能说明
上游
矿机制造商(如比特大陆品牌、MicroBT品牌)
矿场电力提供商
提供挖矿设备、
电力和场地——支持比特币网络运行
中游
矿工、
矿池(如F2Pool、AntPool)
区块链节点运营者
参与网络共识,负责打包交易,维护账本
下游
交易所(Binance、Coinbase)
钱包服务商(Ledger、MetaMask)
支付服务商
用户交易
资产托管
提供法币入口/出口
3.2 区块链相关公司
虽然“币圈\"聚焦代币交易,但真正构建技术底座的往往是“链圈”
中国现在入场区块链的有:蚂蚁链(蚂蚁集团)、腾讯区块链、火币科技(多为联盟链或准许可链服务)
类别
代表公司/产品
业务简述
基础设施
Infura、Alchemy、Blockstream
提供区块链API节点、网络支持、底层扩容方案
交易所
Binance、Coinbase、OKX
提供加密货币买卖交易、法币出入金、KYC流程
钱包服务
Ledger、MetaMask、Trust Wallet
加密货币私钥管理、资产存储
区块链开发平台
ConsenSys、Alchemy、Chainlink
DApp 开发工具、中间件、预言机
3.3 加密货币市场
交易规则
维度
比特币市场规则
说明
交易时间
7×24小时不间断
无中心市场监管,全球节点实时同步
价格机制
由挂单撮合、市场买卖决定
类似股票市场,按深度撮合成交
杠杆/合约
多数平台支持高杠杆(最高100倍)
投机性极强,风险极高
监管现状
各国监管差异大,中国禁止,欧美设监管框架
监管逐步收紧,KYC、AML逐渐成为行业标配
比特币价格查询,同时也是看交易的工具
https://www.tradingview.com/
链上的浏览器
https://www.blockchain.com/en/
3.4比特币的使用场景
比特币并非单一资产或货币现象,它构成了一个涵盖技术、经济、金融与监管交叉的大生态系统。无论作为“价值储存”还是“支付媒介”,它都深刻影响了我们对“货币”、“信任”和“自由”的理解。但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技术风险、监管挑战与社会冲击也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场景类别
实际用途或案例
风险/说明
跨境避险
通胀国家(如阿根廷、委内瑞拉)居民将比特币作为保值手段
避免法币贬值或资本管制
资产配置
机构作为“数字黄金”配置资产
ETF 合法化后吸引更多传统资本
灰黑场景
黑市交易、洗钱、勒索病毒(如WannaCry索要BTC)
匿名性强、链上追踪难,成为监管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