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AI:线性代数之向量_多维向量的表示方式

AI:线性代数之向量_多维向量的表示方式


线性代数核心概念深度解析:向量的本质与应用实践 🌟

引言

向量是连接数学抽象与工程实践的桥梁,既是机器学习中的特征载体,也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变换工具。本文将从多维度拆解向量核心概念,结合前沿应用场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


一、向量简介

AI:线性代数之向量_多维向量的表示方式

向量就像一个有方向和大小的箭头。在生活里,从你家到学校,不仅有距离(大小),还有方向,这就能用向量表示。

在数学中,向量可以写成一列数字,比如二维向量 v⃗=(23)\\vec{v} = \\begin{pmatrix} 2 \\\\ 3 \\end{pmatrix}v =(23),这两个数字分别代表在 xxx 轴和 yyy 轴方向上的“长度”。

向量有两种基本运算:

  • 加法:对应位置的数字相加。比如 a⃗=(12)\\vec{a} = \\begin{pmatrix} 1 \\\\ 2 \\end{pmatrix}a =(12)b⃗=(34)\\vec{b} = \\begin{pmatrix} 3 \\\\ 4 \\end{pmatrix}b =(34),那么 a⃗+b⃗=(1+32+4)=(46)\\vec{a} + \\vec{b} = \\begin{pmatrix} 1 + 3 \\\\ 2 + 4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4 \\\\ 6 \\end{pmatrix}a +b =(1+32+4)=(46) ,就好像你先沿着 a⃗\\vec{a}a 的方向走,再沿着 b⃗\\vec{b}b 的方向走,结果就是 a⃗+b⃗\\vec{a} + \\vec{b}a +b 的方向和长度。
  • 数乘:向量的每个数字和一个数相乘。比如 3a⃗=(3×13×2)=(36)3\\vec{a} = \\begin{pmatrix} 3×1 \\\\ 3×2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3 \\\\ 6 \\end{pmatrix}3a =(3×13×2)=(36),相当于把向量 a⃗\\vec{a}a 的长度变为原来的3倍。

二、向量的多维表达形式 📐➡️🔢

2.1 代数表示法(⚙️)

  • 希腊字母标记:α、β、γ等符号简洁表示向量,避免与标量混淆
  • 坐标表示:三维向量v⃗=(x,y,z)\\vec{v} = (x,y,z)v =(x,y,z)可推广到n维空间Rn\\mathbb{R}^nRn,如RGB颜色向量(255,0,0)(255,0,0)(255,0,0)
  • 矩阵形式:列向量α=[123]\\alpha = \\begin{bmatrix}1\\\\2\\\\3\\end{bmatrix}α= 123 本质是n×1n \\times 1n×1矩阵,便于矩阵运算

2.2 几何诠释(🌌)

  • 有向线段:箭头方向表示方向,模长∣∣v⃗∣∣=x2+y2+z2||\\vec{v}|| = \\sqrt{x^2+y^2+z^2}∣∣v ∣∣=x2+y2+z2 计算空间距离
  • 极坐标转换:二维向量v⃗=(rcos⁡θ,rsin⁡θ)\\vec{v} = (r\\cosθ, r\\sinθ)v =(rcosθ,rsinθ)实现极坐标与笛卡尔坐标转换
  • 高维扩展:神经科学中100维向量可描述大鼠神经元活动,时空数据可形成超百万维向量

极坐标

极坐标是一种和咱们平常熟悉的直角坐标不一样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想象你站在一个大广场中心,要描述广场上某个物体的位置。直角坐标像是给广场画了横平竖直的格子,通过物体在横向(x轴)和纵向(y轴)的距离来确定位置。但极坐标呢,思路不太一样。它以你站的这个中心位置作为极点 。从极点出发,画一条射线作为极轴 ,通常极轴水平向右。要确定物体位置,需要两个信息:

  • 第一个是距离 ,也就是物体离你有多远,这个距离叫极径,用字母 (r) 表示。比如物体离你10米远,(r) 就是10。
  • 第二个是角度 ,是从极轴开始,逆时针旋转到连接你和物体的那条线所形成的角度,这个角度叫极角,用希腊字母 ( \\theta ) 表示 。比如逆时针转了60° ,( \\theta ) 就是60° (在数学里,一般用弧度制表示角度,60° 换算成弧度是 ( \\frac{\\pi}{3} ) )。

这样,通过极径 (r) 和极角 ( \\theta ) 就能确定物体位置,写成坐标形式就是 ((r, \\theta)) 。比如 ((5, \\frac{\\pi}{4})) ,就表示这个物体距离极点5个单位长度,极角是 ( \\frac{\\pi}{4} ) (也就是45° )。极坐标在很多地方都有用。比如在雷达定位里,雷达以自身为极点,通过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极径)和方向(极角)来确定目标位置。在数学里,有些图形用极坐标描述会更简单,像圆、阿基米德螺线等。

笛卡尔坐标

笛卡尔坐标就像是给我们生活的空间或者平面,制定了一套非常方便的“地址系统”,用来准确地确定位置。

  • 平面笛卡尔坐标:想象你在一张白纸上画画,为了能说清楚纸上每个点的位置,我们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这两条线就构成了平面笛卡尔坐标系。其中,横着的线叫 xxx 轴,竖着的线叫 yyy 轴,它们相交的点叫原点,坐标是 (0,0)(0,0)(0,0) 。对于纸上任意一个点 PPP ,我们从点 PPP 分别向 xxx 轴和 yyy 轴作垂线。垂足在 xxx 轴上对应的数值就是这个点的 xxx 坐标,垂足在 yyy 轴上对应的数值就是这个点的 yyy 坐标 。这两个坐标组合在一起,写成 (x,y)(x,y)(x,y) ,就能独一无二地确定这个点在平面上的位置。比如说,点 AAAxxx 坐标是 333yyy 坐标是 444 ,我们就可以说点 AAA 的坐标是 (3,4)(3,4)(3,4) ,这样就能在这个平面坐标系里精准地找到点 AAA 啦。

  • 空间笛卡尔坐标:如果从平面拓展到空间,就像我们生活的三维世界,那就需要三条互相垂直的线来构建空间笛卡尔坐标系。除了横着的 xxx 轴和竖着的 yyy 轴,还多了一条垂直于纸面指向我们的 zzz 轴。三条轴相交于原点 (0,0,0)(0,0,0)(0,0,0) 。对于空间中的任意一点 QQQ ,我们同样从点 QQQ 分别向 xxx 轴、yyy 轴和 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