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基于左右/上下分屏的3D格式的详细解析_3d显示格式side by side

基于左右/上下分屏的3D格式的详细解析_3d显示格式side by side

以下是关于基于左右/上下分屏的3D格式的详细解析,涵盖其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优缺点:


一、左右分屏(Side-by-Side, SBS)​

1. 技术原理
  • 画面排列
    将左眼和右眼的画面水平并排排列在同一帧中。
    • Full SBS:左右眼各保留全宽度,整体分辨率为 ​3840×1080​(假设单眼为1920×1080)。
    • Half SBS:左右眼各压缩为一半宽度,整体分辨率为 ​1920×1080​(单眼960×1080)。
  • 播放方式
    3D设备或软件将左右画面分离,并同步显示给对应眼睛(需佩戴3D眼镜)。
2. 优点
  • 兼容性强:主流3D设备(电视、投影仪、VR头显)均支持SBS格式。
  • 制作简单:可直接通过视频编辑软件拼接左右画面。
  • 适合流媒体:Half SBS文件体积小,适合网络传输(如YouTube 3D)。
3. 缺点
  • 分辨率损失​(Half SBS):单眼画面宽度减半,细节可能模糊。
  • 黑边问题:部分设备播放时可能因比例问题显示黑边。
4. 应用场景
  • 流媒体平台:YouTube 3D、3D直播等。
  • 游戏与VR:PS4/PS5的3D游戏输出。
  • 本地存储:发烧友将3D蓝光转为SBS格式以便播放。

二、上下分屏(Top-and-Bottom, TAB)​

1. 技术原理
  • 画面排列
    将左眼和右眼的画面垂直堆叠在同一帧中。
    • Full TAB:上下各保留全高度,整体分辨率为 ​1920×2160​(单眼1920×1080)。
    • Half TAB:上下各压缩为一半高度,整体分辨率为 ​1920×1080​(单眼1920×540)。
  • 播放方式
    设备或软件分离上下画面,并同步显示给左右眼。
2. 优点
  • 垂直分辨率保留​(Full TAB):适合需要高细节的场景(如自然风光纪录片)。
  • 适配宽屏设备:上下排列更匹配16:9屏幕比例,减少黑边。
3. 缺点
  • 分辨率损失​(Half TAB):单眼画面高度减半,动态场景可能出现锯齿。
  • 设备兼容性略低:部分老款3D电视可能不支持TAB格式。
4. 应用场景
  • 3D蓝光原盘:部分蓝光电影采用Full TAB格式存储。
  • 影院级播放:IMAX 3D等高端影院系统。
  • VR内容:上下格式更适配VR头显的光学设计。

三、SBS与TAB的对比

特性SBS(左右格式)​TAB(上下格式)​画面排列 水平并排 垂直堆叠 ​分辨率保留 Full SBS保留宽度,Half SBS损失宽度 Full TAB保留高度,Half TAB损失高度 ​兼容性 极高(主流设备均支持) 中高(部分设备需手动设置) ​适用内容 快速运动场景(如体育赛事) 高细节静态场景(如自然纪录片) ​黑边问题 可能出现左右黑边 适配16:9屏幕,黑边较少 ​文件体积 Full SBS > Full TAB Full TAB > Full SBS

四、如何选择分屏格式?

  1. 播放设备支持
    • 优先选择设备原生支持的格式(如电视支持SBS,VR头显支持TAB)。
  2. 内容类型
    • 运动场景选SBS(水平细节更重要),静态场景选TAB(垂直细节保留更好)。
  3. 分辨率需求
    • 追求画质选Full SBS/TAB,节省带宽选Half SBS/TAB。
  4. 制作便捷性
    • SBS更易通过普通剪辑软件实现,TAB需注意画面比例调整。

五、播放设置指南

  1. 硬件设备
    • 3D电视/投影仪:在设置中选择“左右格式”或“上下格式”。
    • VR头显:自动识别分屏格式,无需手动设置。
  2. 软件播放器​(以VLC为例):
    • SBS:视频 → 3D设置 → 选择“左右合并”
    • TAB:视频 → 3D设置 → 选择“上下合并”
  3. 文件命名规范
    • 在文件名中标明格式(如Movie_3D_SBS.mp4),便于播放器自动识别。

六、总结

  • SBS(左右格式)​:通用性强,适合流媒体和快速运动场景,但可能损失横向分辨率。
  • TAB(上下格式)​:垂直画质更优,适配影院和VR,但对设备兼容性要求略高。

选择时需权衡设备支持内容类型画质需求,优先匹配播放硬件的原生格式以获得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