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多租户架构与分层租户隔离策略:低代码 PaaS 的可扩展基石_多层次租户模型

多租户架构与分层租户隔离策略:低代码 PaaS 的可扩展基石_多层次租户模型


一、为什么需要分层租户隔离?

在一个企业级低代码平台中,“租户”不只是“用户所属公司”,更是使用、管理、运营的最小边界单元

随着平台生态复杂化,一个租户可能具备多层组织关系、多个应用实例、多种资源配额需求,因此必须构建:

✅ 逻辑清晰的租户分层模型
✅ 可演进的资源隔离机制
✅ 灵活的权限、数据与运维边界


二、多租户模型设计(Tenant Model)

2.1 核心概念定义

名称 定义 平台运营方 整个平台的所有者,如平台开发者或云服务运营商 主租户(Primary Tenant) 一个独立的企业或组织单位,拥有独立应用和数据空间 子租户(Sub Tenant) 主租户下的逻辑子组织,如部门、子公司、分支机构(支持嵌套) 空间/域(Namespace) 租户下的隔离资源空间,支持多应用部署

2.2 分层模型结构

平台级 └── 主租户(A公司) ├── 子租户:业务部A │ └── 应用1、应用2(不同 Namespace) ├── 子租户:子公司B │ └── 应用3 └── 公共资源池(报表模板、组件库) └── 主租户(B公司) └── ...

三、隔离策略设计(三维隔离)

为了保证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平台应在 数据、权限、资源 三个维度提供“可配置级别”的租户隔离。


3.1 数据隔离(Data Isolation)

隔离等级 适用场景 实现方式 逻辑隔离 普通多租户系统 数据库表共享 + tenant_id 字段 物理隔离 金融、政务、强合规场景 每租户独立数据库/Schema 混合隔离 高容量 + 强隔离要求场景 大租户独立库,小租户共享库

📌 建议使用 租户元信息表 + 动态数据源路由机制,动态切换目标数据源。


3.2 权限隔离(AuthZ Isolation)

多租户体系中,权限控制必须支持以下层级:

  • 平台权限:平台管理员权限(如租户审核、资源配额)

  • 租户权限:主租户管理员权限(如用户管理、应用发布)

  • 子租户权限:业务线、部门的使用权限(页面/数据/流程粒度)

  • 资源权限:页面、表单、数据字段级别的 RBAC / ABAC 控制

📌 建议结合 RBAC(角色) + ABAC(属性) 实现灵活授权。


3.3 资源隔离(Compute & Quota)

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 应用数量

  • 页面数量

  • 表单字段数量

  • API调用次数

  • 存储容量 / CPU / 并发连接数等

配额管理模块(Quota Manager) 是平台计费和稳定运行的保障。


四、平台实现关键机制

4.1 多租户认证与上下文隔离

  • 登录鉴权时注入租户ID

  • 所有请求必须携带 tenant_id(HTTP Header / JWT / 请求上下文)

  • 数据访问通过 ThreadLocalTenantContext 自动路由

public class TenantContext { private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 CONTEXT = new ThreadLocal(); public static void set(String tenantId) { CONTEXT.set(tenantId);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 { return CONTEXT.get(); }}

4.2 数据源动态切换(DataSource Routing)

  • 维护租户ID与数据源映射表(可基于HikariCP或Druid)

  • 使用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实现动态切换

  • 结合租户注册中心支持热加载

@Override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 { return TenantContext.get();}

4.3 应用隔离与打包部署

  • 每个租户应用独立打包部署(支持 Docker 镜像、Kubernetes namespace)

  • 多租户 DevOps 支持按租户/应用维度发布、回滚

  • 租户组件可选择是否共享、私有化封装


五、租户生命周期管理

平台必须支持租户从“注册 → 激活 → 升级 → 停用”的完整生命周期:

阶段 说明 注册 通过平台开放接口创建新租户 激活 开通租户空间、创建资源、下发子域名 升级 变更套餐、扩展容量、提升权限范围 停用 停止服务、隔离数据、保留或删除

✅ 建议配合租户套餐模型(如 Free、Pro、Enterprise)+ 计费策略。


六、多租户运维监控策略

  • 基于租户维度进行日志、指标、告警分离

  • 接入 Prometheus + Loki + Grafana,支持租户自定义监控仪表盘

  • 租户级限流、熔断保护机制,避免资源滥用冲击平台


七、最佳实践与推荐策略

类别 推荐实践 数据隔离策略 中小客户使用逻辑隔离,大客户/银行/政务使用物理隔离 组件共享策略 支持平台组件公开市场 + 租户私有组件库并存,避免业务冲突 扩容策略 按租户维度支持资源弹性扩展,如 Kubernetes namespace、数据库分库等 安全治理 所有 API / 数据查询必须内置租户校验,避免因缺失 tenant_id 泄漏跨租户数据 DevOps策略 所有构建流水线支持按租户级别构建、部署、监控,支持蓝绿发布、版本回滚

八、结语:租户架构是平台可运营、可规模化的前提

在低代码 PaaS 的平台化演进中,“租户”是最基础的多维边界。通过分层租户结构与灵活隔离机制,平台可以实现:

  • ✅ 精细化运营(按租户量身定制应用与服务)

  • ✅ 高安全与可治理(满足多组织、强合规需求)

  • ✅ 商业化可持续增长(计费与配额模型结合)

平台从“为开发者服务”迈向“为生态服务”的过程中,多租户架构是不可或缺的能力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