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救命!把 git commit -m “fix bug“ 改成这行字,代码评审直接过​​​

救命!把 git commit -m “fix bug“ 改成这行字,代码评审直接过​​​

本文聚焦于开发者常用的git commit -m \"fix bug\"这一不规范提交信息,探讨如何通过优化 Commit 信息让代码评审更顺利。文章先阐述规范 Commit 信息对团队协作和代码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fix bug” 类信息的弊端,再详细介绍 Commit 信息的规范格式、撰写技巧及实用工具,最后总结优化 Commit 信息对提升开发效率和评审通过率的关键作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可落地的 Commit 信息优化方案,助力代码评审高效通过。​

优化 Git Commit 信息:从 “fix bug” 到一次通过代码评审的秘诀​

在软件开发的日常工作中,git commit是开发者每天都会执行的操作,而紧随其后的-m参数所带的提交信息,看似只是一行简单的文字,却在代码管理和团队协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fix bug” 这样的提交信息却成了许多开发者的 “口头禅”,看似简洁,实则在代码评审时埋下了诸多隐患。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优化 Git Commit 信息,让这行文字不再成为代码评审的 “绊脚石”,反而成为助力评审顺利通过的 “催化剂”。​

一、Commit 信息的重要性:不止于 “记录”​

Commit 信息是代码提交的 “说明书”,它不仅是对本次代码变更的简单记录,更是团队成员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后续代码维护和问题追溯的关键依据。​

从团队协作角度来看,一个清晰、规范的 Commit 信息能让其他开发者快速了解代码变更的目的、范围和影响。在多人协作的项目中,开发者可能同时在不同模块进行开发,通过查看 Commit 信息,团队成员可以迅速掌握彼此的工作进展,避免因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重复开发或冲突。例如,当某个开发者提交了 “修复用户登录时密码错误提示不清晰的问题” 这样的 Commit 信息时,其他成员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次代码变更的具体内容,便于后续的协作和沟通。​

从代码维护角度而言,规范的 Commit 信息能为后续的代码维护提供极大的便利。在软件的迭代过程中,代码会不断地被修改、重构,当需要回溯某个功能的实现过程或查找某个问题的引入原因时,详细的 Commit 信息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如果 Commit 信息只是简单的 “fix bug”,开发者就需要逐一查看代码变更内容,这无疑会增加维护成本和时间成本。​

此外,规范的 Commit 信息还是代码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代码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代码质量,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评审人员通过查看 Commit 信息,可以快速了解本次代码变更的背景和意图,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评审。如果 Commit 信息模糊不清,评审人员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代码变更,这会降低评审效率,甚至可能导致一些问题被遗漏。​

二、“fix bug” 的弊端:为何它会成为评审的 “拦路虎”​

“fix bug” 作为 Commit 信息,虽然简洁明了,但却存在诸多弊端,常常会成为代码评审的 “拦路虎”。​

首先,信息过于模糊。“fix bug” 只表明本次代码变更修复了一个 bug,但并没有说明具体修复的是哪个 bug、这个 bug 出现在哪个功能模块、以及 bug 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评审人员看到这样的 Commit 信息后,无法快速了解代码变更的核心内容,只能通过查看代码变更来推测,这无疑会增加评审的时间和难度。​

其次,不利于问题追溯。在软件的长期维护过程中,当需要查找某个 bug 的修复记录时,“fix bug” 这样的 Commit 信息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开发者无法通过 Commit 信息快速定位到对应的修复记录,只能逐个排查,这会极大地降低问题追溯的效率。​

再次,影响团队协作效率。在团队开发中,成员之间需要频繁地进行沟通和协作,清晰的 Commit 信息是高效协作的基础。如果团队中大量出现 “fix bug” 这样的 Commit 信息,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其他成员无法及时了解代码变更的具体情况,从而影响团队的整体开发进度。​

最后,不符合代码评审的要求。代码评审不仅关注代码的质量和功能实现,还关注代码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fix bug” 这样的 Commit 信息无法体现代码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评审人员难以判断本次修复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以及是否会引入新的风险,这会导致评审过程变得繁琐,甚至可能需要开发者进行额外的解释和说明,影响评审的进度。​

三、Commit 信息的规范格式:让信息传递更精准​

要想让 Commit 信息助力代码评审通过,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格式。目前,业界广泛采用的是 “类型 (范围):描述” 的格式,其中类型和范围为可选部分,但加上后能让 Commit 信息更加清晰、精准。​

  1. 类型:用于说明本次代码变更的类型,常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 feat:表示新增功能,如 “feat (用户模块):新增用户注册功能”。​
  • fix:表示修复 bug,如 “fix (登录模块):修复用户登录时验证码过期未提示的 bug”。​
  • docs:表示文档更新,如 “docs:更新 API 文档中的参数说明”。​
  • style:表示代码格式调整,不影响代码功能,如 “style:调整代码缩进格式”。​
  • refactor:表示代码重构,既不是新增功能也不是修复 bug,如 “refactor (订单模块):重构订单查询逻辑”。​
  • test:表示添加或修改测试用例,如 “test (支付模块):新增支付失败场景的测试用例”。​
  • chore:表示构建过程或辅助工具的变动,如 “chore:更新依赖包版本”。​
  1. 范围:用于说明本次代码变更涉及的模块或功能范围,如用户模块、登录模块、订单模块等。通过范围的指定,能让评审人员快速定位到代码变更的具体位置。​
  1. 描述:是 Commit 信息的核心部分,需要简洁、明了地描述本次代码变更的具体内容。描述部分应该使用 imperative(命令式)语气,即动词原形开头,如 “修复”“新增”“优化” 等,避免使用过去式或将来式。同时,描述要具体、准确,避免模糊不清的词汇。​

例如,“fix (购物车模块):修复商品数量为 0 时仍能加入购物车的 bug” 这样的 Commit 信息,就清晰地说明了代码变更的类型是修复 bug,范围是购物车模块,具体内容是修复商品数量为 0 时仍能加入购物车的问题。评审人员看到这样的 Commit 信息后,能快速了解代码变更的核心内容,从而更高效地进行评审。​

四、Commit 信息的撰写技巧:让评审更轻松​

除了遵循规范的格式外,掌握一些 Commit 信息的撰写技巧,能让 Commit 信息更加优质,从而让代码评审更轻松。​

  1.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Commit 信息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控制在 50 个字符以内,以便于快速阅读。同时,要突出代码变更的核心内容,让评审人员一眼就能抓住重点。例如,“fix (首页):优化轮播图加载速度” 就比 “修复首页轮播图在网络环境较差时加载速度慢的问题” 更加简洁明了。​
  1. 具体详细,避免模糊:描述部分要具体详细,避免使用 “改进”“优化” 等模糊不清的词汇。如果是修复 bug,要说明 bug 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如果是新增功能,要说明功能的主要特点和用途。例如,“feat (搜索模块):新增按价格区间筛选商品的功能” 就比 “feat (搜索模块):新增筛选功能” 更加具体。​
  1. 关联相关任务或 bug 编号:在 Commit 信息中关联相关的任务编号或 bug 编号,能让评审人员快速查看对应的任务详情或 bug 报告,从而更好地理解代码变更的背景和意图。例如,“fix (订单模块):修复订单支付后状态未及时更新的 bug,关联 bug#12345”。​
  1. 分点描述复杂变更:如果本次代码变更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且比较复杂,可以采用分点描述的方式,让 Commit 信息更加清晰易懂。例如:​

“refactor (用户中心):​

  • 重构用户信息查询接口,提高查询效率​
  • 优化用户头像上传逻辑,支持多种图片格式​
  • 修复用户修改密码时密码强度校验不严格的问题”​
  1. 使用英文时注意语法和拼写:如果团队使用英文撰写 Commit 信息,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避免因语言问题导致信息传递错误。​

五、实用工具:助力 Commit 信息规范化​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轻松地撰写规范的 Commit 信息,市面上有许多实用的工具可供选择。​

  1. commitlint:这是一个用于检查 Commit 信息是否符合规范的工具。它可以与 Git hooks 结合使用,在开发者提交代码时自动检查 Commit 信息,如果不符合规范则拒绝提交,从而强制开发者撰写规范的 Commit 信息。​
  1. husky:这是一个 Git hooks 工具,它可以让开发者在 Git 的不同生命周期(如 commit、push 等)执行自定义的脚本。通过 husky 结合 commitlint,可以实现对 Commit 信息的自动检查。​
  1. cz-cli:这是一个交互式的 Commit 信息生成工具。它会引导开发者按照规范的格式填写 Commit 信息的类型、范围、描述等内容,从而生成符合规范的 Commit 信息,降低了开发者撰写规范 Commit 信息的难度。​
  1. Gitmoji:这是一个通过添加 emoji 表情来丰富 Commit 信息的工具。适当使用 emoji 表情可以让 Commit 信息更加生动、直观,便于快速理解代码变更的类型。例如,使用🐛表示修复 bug,使用✨表示新增功能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撰写规范的 Commit 信息,提高代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代码评审的顺利通过奠定基础。​

六、总结:优化 Commit 信息,提升评审通过率​

规范、清晰的 Git Commit 信息不仅是代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助力代码评审顺利通过的关键因素。“fix bug” 这样简单的 Commit 信息虽然便捷,但却存在信息模糊、不利于追溯和协作等诸多弊端,会给代码评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遵循 “类型 (范围):描述” 的规范格式,掌握简洁明了、具体详细等撰写技巧,并借助 commitlint、husky 等实用工具,开发者可以撰写出高质量的 Commit 信息。这样的 Commit 信息能让评审人员快速了解代码变更的核心内容、背景和意图,提高评审效率,减少沟通成本,从而提升代码评审的通过率。​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和开发效率,Commit 信息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在团队协作和代码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发者应该重视 Commit 信息的撰写,养成规范撰写 Commit 信息的好习惯,让这行简单的文字成为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的 “助推器”,而不是代码评审的 “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