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全网最全】《2025华数杯》C题 思路+代码python和matlab+文献 退火算法+遗传算法 一到三问 可调控生物节律的 LED 光源研究_melanopic标准函数

【全网最全】《2025华数杯》C题 思路+代码python和matlab+文献 退火算法+遗传算法 一到三问 可调控生物节律的 LED 光源研究_melanopic标准函数

【全网最全】《2025华数杯》C题 思路+代码python和matlab+文献 退火算法+遗传算法 一到三问 可调控生物节律的 LED 光源研究

仅供学习参考

Python和matlab代码都有,不管你的团队使用什么语言都可以!

好的,我们来详细梳理 2025年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第一问的建模思路


🎯 问题一目标解析

题目给出了一组 LED 光源的 光谱功率分布(SPD)数据,要求你构建数学模型,计算以下五个关键参数:

分类 参数名 功能简述 颜色特性参数 相关色温 CCT 表征光源颜色偏暖/偏冷 色偏 Duv 表征光源颜色与理想黑体轨迹的偏差 颜色还原参数 保真度指数 Rf 表征光源对颜色的真实还原能力 色域指数 Rg 表征光源色域大小(与标准光源相比) 生理节律效应参数 褪黑素日光照度比 mel-DER 表征光源抑制褪黑素分泌的能力,反映其生理节律调控效应

🧮 一、通用建模流程概览

  1. 数据读取与预处理:

    • 导入 SPD 文件,格式为 (wavelength [nm], power [W/nm])

    • 统一波长间隔,若数据非等间隔,使用插值重采样

  2. 转换到标准色彩空间(CIE XYZ)

    • 计算三刺激值 X,Y,ZX, Y, Z,作为所有参数计算的基础

  3. 五个参数的计算建模

    • 基于 CIE/IES 等标准模型,逐一实现以下公式与算法:

      • CCT(相关色温)

      • Duv(偏离黑体轨迹程度)

      • Rf(保真度)

      • Rg(色域)

      • mel-DER(生理效应)


📘 二、参数计算模型详解


1. 🌈 CIE XYZ 三刺激值计算

这是后续参数的基础。

📌 数学公式:

X=k∑λS(λ)⋅x‾(λ)X = k \\sum_{\\lambda} S(\\lambda) \\cdot \\overline{x}(\\lambda) Y=k∑λS(λ)⋅y‾(λ)Y = k \\sum_{\\lambda} S(\\lambda) \\cdot \\overline{y}(\\lambda) Z=k∑λS(λ)⋅z‾(λ)Z = k \\sum_{\\lambda} S(\\lambda) \\cdot \\overline{z}(\\lambda)

  • S(λ)S(\\lambda):SPD 值

  • x‾,y‾,z‾\\overline{x}, \\overline{y}, \\overline{z}:CIE 1931 色品匹配函数

  • k=100∑S(λ)⋅y‾(λ)k = \\frac{100}{\\sum S(\\lambda) \\cdot \\overline{y}(\\lambda)}:归一化因子

你可使用 380–780 nm 范围,每隔 5 nm 或 1 nm 数据点,匹配标准色度函数。


2. 🌡️ 相关色温(CCT)

根据 XYZ → 色度坐标 → CCT 计算。

📌 色度坐标:

x=XX+Y+Z,y=YX+Y+Zx = \\frac{X}{X + Y + Z}, \\quad y = \\frac{Y}{X + Y + Z}

然后使用 McCamy 近似公式(快速法):

n=x−0.3320y−0.1858n = \\frac{x - 0.3320}{y - 0.1858} CCT=−449n3+3525n2−6823.3n+5520.33CCT = -449n^3 + 3525n^2 - 6823.3n + 5520.33

若追求精确,可使用 Planckian Locus 拟合(黑体轨迹最短距离法),需要查表或数值优化。


3. 🌐 色偏 Duv

Duv 是色点距离黑体轨迹的最近距离,描述光源颜色偏离程度(偏绿 or 偏紫)。

参考文献:[5] 和 IES TM-30 给出算法步骤:

  1. 将 (x, y) 转换为 u\', v\' 坐标(CIE 1976)

    u′=4XX+15Y+3Z,v′=9YX+15Y+3Zu\' = \\frac{4X}{X + 15Y + 3Z}, \\quad v\' = \\frac{9Y}{X + 15Y + 3Z}

  2. 找到最近黑体轨迹点对应的 (u\'_bb, v\'_bb)

  3. 计算距离:

    Duv=(u′−ubb′)2+(v′−vbb′)2Duv = \\sqrt{(u\' - u\'_{bb})^2 + (v\' - v\'_{bb})^2}


4. 🎨 Rf(保真度)和 Rg(色域)

使用 TM-30 标准的流程(Royer 2022):

📌 主要步骤:
  1. 使用标准色样集(如CAM02-UCS色样99种)模拟照射

  2. 计算被测光源与参考光源在各色样上的颜色差值(色差 ∆E)

  3. 对所有色样求平均/统计差值 → 得到 Rf 和 Rg

Rf 反映平均保真度(越接近100越好)

Rg 反映色彩饱和度是否扩张或压缩(100为基准)

你可以使用开源库 ColorScience 来简化这些计算。


5. 🧠 mel-DER(Melanopic Daylight Efficacy Ratio)

mel-DER 描述光源对 ipRGC(视网膜光敏神经节细胞)的刺激强度,用于衡量其影响褪黑素的能力。

📌 公式:

mel-DER=EmelanopicEphotopicD65\\text{mel-DER} = \\frac{E_{melanopic}}{E_{photopic}^{D65}}

其中:

  • Emelanopic=∑S(λ)⋅Vmel(λ)E_{melanopic} = \\sum S(\\lambda) \\cdot V_{mel}(\\lambda)

  • EphotopicD65=∑ED65(λ)⋅Vmel(λ)E_{photopic}^{D65} = \\sum E_{D65}(\\lambda) \\cdot V_{mel}(\\lambda)

其中 Vmel(λ)V_{mel}(\\lambda):melanopic 灵敏度函数(标准曲线)

可以用 CIE S 026/E 推荐的标准化权重表。


🧑‍🔬 三、可实现的建模技术流程图(推荐使用 Python 实现)

SPD数据读取 ↓插值标准波长范围 (380–780 nm) ↓→ CIE 1931 色度匹配函数查表计算 XYZ ↓→ 计算 CCT、Duv(McCamy + u\'v\'变换) ↓→ TM-30 法计算 Rf、Rg(参考标准库) ↓→ 与 melanopic 灵敏度函数计算 mel-DER

📌 附加建议

  • 💡 使用 Python 推荐库:

    • numpy, scipy.interpolate, matplotlib

    • colour-science(强烈推荐,封装了TM30、CCT、Duv计算)

  • 🧪 验证策略:

    • 用文献中已有SPD进行测试,看计算值是否吻合标准

  • 📊 可视化结果:

    • SPD 曲线

    • 色度图 (CIE 1931 xy 或 u\'v\'图)

    • 颜色保真度分析图(圆形扇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