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源大模型霸榜全球:全球开源大模型排行榜前十五名,全部由中国模型占据_中国的大语言模型全部开源
中国开源大模型霸榜全球:AI格局重塑与数学底层逻辑
2025 年 7 月,一则震撼全球 AI 社区的消息传来:全球开源大模型排行榜前十五名,全部由中国模型占据。这是中国开源力量的一次集中爆发,也是全球人工智能格局的一次历史性重塑。
近年来,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从顶尖学术研究到产业落地,从企业巨头到社区开发者,中国 AI 在开源方向上实现了 “规模 + 性能 + 生态”三位一体的全面突破 。这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一场关于技术范式、产业竞争与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
 
文章目录
- 中国开源大模型霸榜全球:AI格局重塑与数学底层逻辑
 - 
- 一、全球霸榜:中国开源模型全面超越
 - 二、五梯队划分:生态格局初步成型
 - 三、前沿突破:DeepSeek 与 Qwen 的“双子星”
 - 四、智谱与月之暗面:创新驱动的“追赶者”
 - 五、开源生态:组合效应与软实力
 - 六、数学优势:中国 AI 崛起的深层逻辑
 - 七、未来展望:开源将成为必选项
 - 结语
 
 
一、全球霸榜:中国开源模型全面超越
在 2025 年 7 月的 Hugging Face 榜单中,前十名中有九个来自中国。而在 Design Arena 平台的最新排名里,前十五名更是清一色的中国模型。
- 第一名:DeepSeek-R1-0528
 - 第二名:智谱 GLM-4.5
 - 第三名:阿里 Qwen 3 Coder 480B
 - 紧随其后的,是 DeepSeek 系列、Qwen 系列、GLM 系列,以及月之暗面(Kimi)在 7 月份开源的 K2 模型。
 
直到第 16 名,才出现 OpenAI 的 GPT OSS 120B。这意味着,在开源大模型的主战场上,中国团队已经实现了对国际巨头的反超。
这种趋势不仅是“榜单占优”,更意味着 研发体系、社区氛围和产业支持的全面领先。
二、五梯队划分:生态格局初步成型
国外媒体对中国 19 家顶尖开源 AI 构建者进行了五个梯队分级,从顶层引领到荣誉提名,勾勒出完整的中国开源生态版图:
- 
前沿引领梯队:DeepSeek、Qwen
- 代表着中国开源 AI 的最高水准。
 - 以低成本 + 高性能打破传统训练壁垒,刷新性价比标杆。
 
 - 
紧追其后梯队:智谱 Zhipu、月之暗面(Kimi)
- 智谱 GLM-4.5 登顶 Hugging Face 榜首,成为国际焦点。
 - 月之暗面的 K2 模型进入全球前十五,形成稳定追赶之势。
 
 - 
值得关注梯队:腾讯、MiniMax、阶跃 StepFun、小红书 RedNote、Skywork 等
- MiniMax M1 模型一度排名全球第二,在长文本处理与工具调用方面优势突出。
 
 - 
崭露头角梯队:字节 Seed、OpenBMB、小米、百度
- 百度因长期坚持闭源策略,在开源浪潮下略显保守,仅位列第三档。
 
 - 
荣誉提名梯队:华为盘古、智源、阿里国际电商、inclusionAI 等
- 华为盘古开源策略摇摆不定,引发外界争议。
 
 
从这一梯队划分可以看出,中国开源 AI 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分工明确的格局,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体系化扩张。
三、前沿突破:DeepSeek 与 Qwen 的“双子星”
在所有中国大模型玩家中,DeepSeek 与 Qwen无疑是最耀眼的“双子星”。
- 
DeepSeek:性价比之王
- 以 R1 和 V3 系列在开源社区掀起热潮。
 - 2025 年 8 月发布的 DeepSeek-V3.1,参数规模高达 6850 亿。
 - 在 MMLU-Pro 达到 75.9%,数学基准 MATH 准确率超过 90%,成为迄今为止最强开源 AI 模型之一。
 
 - 
Qwen:全模态矩阵的先行者
- 借助阿里云的庞大生态,构建了从 1.5B 到 480B 的全参数规模矩阵。
 - Hugging Face 上衍生模型数量突破 10 万,展现出强大的社区共创能力。
 - “多模态 + 全开源”策略,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极具吸引力。
 
 
这两家机构不仅在性能上领先,更在 技术理念与开源战略 上为行业指明了方向。
四、智谱与月之暗面:创新驱动的“追赶者”
- 
智谱 Zhipu
- 被 OpenAI 在研究报告中点名关注。
 - 2025 年 7 月 28 日发布 GLM-4.5,10 小时内登顶 Hugging Face 榜单,创造增速纪录。
 - 在复杂推理、代码生成、智能体交互上全面突破,性能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 定价极具竞争力:输入 0.8 元/百万 tokens,输出 2 元/百万 tokens,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月之暗面(Kimi)
- 7 月份开源的 K2 模型表现亮眼,成功跻身全球前十五。
 - 长文本处理能力强,面向应用场景优化突出。
 
 
它们的成功,显示出中国开源模型不仅在技术层面追赶,更在商业化和生态建设方面逐渐成熟。
五、开源生态:组合效应与软实力
开源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降低门槛,更在于形成**“组合效应”**:
- 模型之间可以互相改进,推动快速迭代。
 - 开发者与企业能够在已有基础上,专注于调优与应用创新。
 - 社区繁荣,使新模型推出更容易,更新更快。
 
Hugging Face 报告显示,2025 年 7 月中国共开源 33 款大模型,覆盖了语言、代码、多模态等多种领域。
正如硅谷风投 Benchmark 合伙人比尔·古尔利所言:
“中国开源 AI 模型所产生的组合效应非常强大,这是软实力的新杠杆。”
这种生态效应,不仅改变了中国 AI 的发展节奏,也对全球 AI 研究范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六、数学优势:中国 AI 崛起的深层逻辑
中国开源大模型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学科优势。
- 
数学是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
 - 
东亚地区在数学教育与研究方面长期领先,为 AI 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 
乌克兰数学硕士 Illya Gerasymchuk 在社交平台上指出:
- “中国 AI 的崛起,根源在于数学上的主导地位。”
 
 
这种优势,使中国在算法创新、模型优化和推理能力方面具备天然优势。DeepSeek 在数学基准测试中超过 90% 的准确率,就是这种底层优势的直接体现。

七、未来展望:开源将成为必选项
全球最大规模的众包 AI 平台 Design Arena 数据显示:
- 开源模型前十五名全部来自中国。
 - DeepSeek、Qwen、智谱、Kimi 等形成稳定的第一梯队。
 
这表明,AI 研究的未来正在发生转变:
- 最先进的模型可能不再是“闭源独享”,而是“开源共创”。
 - 开源不仅是科研模式的转型,更是全球竞争格局的重塑。
 - 中国正在通过开源,推动 AI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 的加速循环。
 
结语
2025 年,中国开源大模型的集中爆发,是全球 AI 历史上的重要拐点。
- 它标志着 中国 AI 在数量、质量、性能、价格上的全面领先;
 - 它背后是 数学与人才优势 的长期积累;
 - 它所推动的开源生态,正在成为 全球技术范式的新方向。
 
未来的 AI 世界,或许不再是单一公司的闭源霸权,而是由全球开发者共同塑造的开源生态。
 而中国,已经成为这场趋势的 先行者与引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