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黑龙江赛区TI杯电子设计大赛E题FPGA与1602液晶屏接口设计实践

黑龙江赛区TI杯电子设计大赛E题FPGA与1602液晶屏接口设计实践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TI杯电子设计大赛是一项鼓励大学生探索电子技术的竞赛,2016年黑龙江赛区E题特别关注FPGA技术与1602液晶显示屏的结合应用。参赛者通过编写代码,深入实践了FPGA编程、数字系统设计、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嵌入式系统集成以及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等地方知识。本文将分析这一项目,揭示FPGA技术如何在电子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团队协作与文档编写在竞赛中的重要性。

1. FPGA技术概念与应用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可编程逻辑设备,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实现用户设计的硬件逻辑。与传统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相比,FPGA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的灵活性和可重配置性。FPGA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数据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FPGA的性能、容量和成本效率已经显著提高,使其成为许多数字电路设计者的首选。它的应用不仅限于传统的数字信号处理,还包括复杂的系统级设计,甚至可以运行嵌入式软件来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索FPGA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效地利用FPGA技术。我们将概述FPGA的核心概念,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FPGA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此外,我们还将探讨FPGA在当今技术世界中的潜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2. 1602液晶显示屏及其与FPGA的接口设计

2.1 1602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

2.1.1 显示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602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一种基于液晶技术的显示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以显示信息。它拥有16个字符宽度和2行字符的高度,能够显示多达32个字符。这种显示屏包含一个背光源(若为字符型LCD),多个段位和公共电极用于控制显示的文字或字符。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依赖于液晶材料的特性,它在电场作用下可以改变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或阻挡,实现显示效果。显示屏本身并不发光,通常借助背光源进行显示。

显示屏的每个字符是由5x7或5x8的点阵组成。每个点阵可以独立控制,通过控制特定的点阵,可以显示不同的字符。字符库在1602显示屏的内部存储器中预定义了常用的字符和符号。

2.1.2 与FPGA接口的技术要求

与FPGA接口要求精确的时序控制,因为1602显示屏是一种并行接口设备。接口设计要求考虑信号线的数量、接口时序、电平匹配等多个方面。

FPGA向1602发送数据时,需要控制以下信号线:

  • 数据线(D0-D7):8位数据线用于传输显示数据和指令。
  • 使能线(RS、RW、E):用于选择是传输数据还是指令(RS),是读还是写(RW),以及提供使能信号(E)。

FPGA必须按照1602液晶显示屏的技术规格书定义的时序图来发送正确的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确保数据能正确地被1602接收。

2.2 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2.2.1 信号接口的电路设计

设计1602与FPGA的接口电路,首先需要根据FPGA的I/O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平转换电路。因为FPGA一般工作在3.3V或5V,而1602显示屏可能存在不同的工作电平(如3.3V或5V),所以需要确保电平兼容。

接口电路通常需要以下组成部分:

  • 电平转换器:将FPGA的输出电平转换为1602显示屏可以接受的电平。
  • 驱动器:如果需要驱动多个设备或更长的信号线,可能需要使用驱动器。
  • 端口保护电路:为FPGA端口提供过流和静电放电(ESD)保护。

以下是接口电路的基本连接示意图:

graph LR FPGA[ FPGA ] ---|D0-D7| DataLines[ 数据线 D0-D7 ] FPGA ---|RS| RSLine[ 寄存器选择线 RS ] FPGA ---|RW| RWLine[ 读写选择线 RW ] FPGA ---|E| ELine[ 使能线 E ] ELine -->|并行接口| LCD1602[ 1602 LCD ] DataLines --> LCD1602 RSLine --> LCD1602 RWLine --> LCD1602
2.2.2 数据传输与同步机制

在设计数据传输同步机制时,重要的是确保数据在适当的时刻被写入显示屏。需要使用到的同步机制主要是基于时钟信号(E信号)的边沿触发。

具体来说,当使能信号E从低到高的跳变时,数据和控制信号会被锁存到LCD内部寄存器中。因此,FPGA需要在使能信号有效期间,确保数据和控制信号稳定。

数据传输的实现可以通过FPGA中的有限状态机(FSM)来完成,通过状态机确保信号线在正确的时序下被赋值。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示例代码块,展示如何在Verilog中实现状态机的一个状态来控制数据传输:

// 假设clk为FPGA的时钟信号,rst为复位信号,data_out为待发送的数据reg [3:0] state = 0; // 有限状态机的状态寄存器reg [3:0] data_reg = 0; // 数据寄存器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rst) begin if (rst) begin state <= 0; data_reg <= 0; end else begin case (state) 0: begin // 发送使能信号高电平 E <= 1; RS <= 1; // 假设选择发送数据指令 RW <= 0; // 写信号 state <= state + 1; end // 更多状态以完成整个数据传输过程 ... endcase endend

在上述代码中,每个状态对应特定的操作,例如设置RS、RW、E信号线的状态。状态机从0开始,逐步进行到数据传输的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根据1602液晶显示屏的时序要求来设计每一个状态,确保数据在正确的时间被写入。

3. Verilog或VHDL编程实践

随着FPGA技术的发展,硬件描述语言(HDL)已成为电子工程师们表达硬件设计的重要工具。在FPGA设计领域,Verilog和VHDL是最为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本章节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语言的基础语法,并分享在实际应用中的编程实践技巧。

3.1 Verilog/VHDL基础语法概述

3.1.1 语言结构和语句类型

Verilog与VHDL在设计上有所区别,但都提供了结构化、行为化和数据流三种不同的设计描述方式。其中,结构化方法通过模块和实例之间的互连来描述硬件功能;行为化方法使用过程和语句来描述硬件的行为;数据流方法则侧重于信号间的数据流动。

Verilog语言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模块(module)、端口(port)、线网(wire)、寄存器(reg)、任务(task)、函数(function)等。例如,一个简单的Verilog模块定义如下:

module my_module(input wire clk, input wire reset, output reg [7:0] out); // 模块内行为描述endmodule

VHDL的语法更为接近传统的编程语言,其中类型声明、实体(entity)、架构(architecture)、组件(component)是核心部分。例如,一个简单的VHDL实体定义如下:

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NUMERIC_STD.ALL;entity my_entity is Port ( clk : in STD_LOGIC; reset : in STD_LOGIC; out :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my_entity;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my_entity is -- 架构描述begin -- 行为描述end Behavioral;

3.1.2 基本设计单元:模块与端口

在Verilog和VHDL中,模块或实体被视为设计的基本单元。端口是模块或实体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接口,是定义在模块或实体内部的声明。

Verilog的端口声明是直接在模块定义中进行的,如下:

module my_module(input wire clk, input wire reset, output reg [7:0] out); // ...endmodule

而VHDL中,端口在实体声明中定义,如下:

entity my_entity is Port ( clk : in STD_LOGIC; reset : in STD_LOGIC; out :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my_entity;

在Verilog中,模块之间可以通过信号连接;在VHDL中,则通过端口映射来实现模块实例化时的信号连接。

3.2 编程实践技巧

3.2.1 设计复用与模块化编程

设计复用和模块化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Verilog和VHDL都提供了创建可复用设计的机制,包括模块或实体的封装,参数化模块,以及设计库的使用等。

在Verilog中,一个参数化的模块实例化例子如下:

module param_example #(parameter WIDTH = 8)(input wire clk, input wire reset, input wire [WIDTH-1:0] data_in, output reg [WIDTH-1:0] data_out); // 模块内部使用WIDTH参数endmodule

在VHDL中,参数化的实体实例化例子如下:

entity param_entity is Generic (WIDTH : integer := 8); Port ( clk : in STD_LOGIC; reset : in STD_LOGIC; data_in : in STD_LOGIC_VECTOR(WIDTH-1 downto 0); data_out : out STD_LOGIC_VECTOR(WIDTH-1 downto 0));end param_entity;

3.2.2 仿真测试与逻辑验证

仿真测试是在FPGA设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允许设计师在将设计下载到硬件之前验证其逻辑正确性。在Verilog和VHDL中,测试平台(testbench)用于对设计模块进行仿真测试。

Verilog中的测试平台示例:

module my_module_tb(); reg clk, reset; reg [7:0] data_in; wire [7:0] data_out; // 实例化被测试模块 my_module uut ( .clk(clk), .reset(reset), .data_in(data_in), .data_out(data_out) ); // 初始化信号 initial begin clk = 0; reset = 1; data_in = 0; #100 reset = 0; // 生成测试信号 end // 时钟信号生成 always #10 clk = ~clk;endmodule

VHDL中的测试平台示例:

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NUMERIC_STD.ALL;entity my_entity_tb is-- 测试平台无需端口声明end my_entity_tb;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my_entity_tb is signal clk, reset : STD_LOGIC := \'0\'; signal data_in :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others => \'0\'); signal data_out :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 -- 实例化被测试实体 uut: entity work.my_entity port map( clk => clk, reset => reset, data_in => data_in, data_out => data_out ); -- 初始化信号和生成测试信号的过程end Behavioral;

在进行仿真测试时,重要的是要构建详尽的测试向量来覆盖所有的功能场景,并验证所有可能的边界条件。这通常涉及到编写脚本自动化测试流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设计符合预期。

通过本章节的介绍,您应已对Verilog和VHDL这两种硬件描述语言的基础语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在设计复用和模块化编程方面实践技巧,以及如何开展仿真测试和逻辑验证。在后续的内容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FPGA设计项目中。

4. 嵌入式系统在FPGA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硬件描述功能,而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之中。这一变革使得FPGA能够提供更加灵活且高效的硬件支持,满足复杂系统对性能和实时性的高要求。

4.1 嵌入式系统与FPGA的结合

4.1.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与集成

在设计包含嵌入式系统的FPGA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FPGA允许集成多种类型的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ARM Cortex-A系列、MicroBlaze或Nios II等。选择合适的处理器需要综合考虑应用需求、性能要求、开发环境、生态系统支持等因素。

嵌入式处理器的集成过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处理器核的获取 :大多数FPGA供应商如Xilinx或Intel提供一系列的处理器IP核,用户可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相应的处理器。
2. 硬件设计 :在FPGA硬件描述语言中实例化所选的处理器核,并设计必要的外设接口以及内存管理单元。
3. 软件开发环境的配置 :安装相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以及为处理器定制的操作系统或固件。
4. 软件与硬件的协同验证 :在设计阶段就进行软硬件的协同仿真,确保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的可预期。

4.1.2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考虑

软硬件协同设计是嵌入式FPGA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种设计方法中,软件开发人员和硬件开发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效率的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接口标准化 :软硬件交互的接口应标准化,以便不同的开发团队能够方便地对接。
  • 同步开发 :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应该并行进行,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 版本管理 :由于硬件和软件的迭代开发,版本管理变得尤其重要。需要有一种机制来追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硬件描述和软件代码。
  • 模拟和验证 :在系统集成之前,通过模拟验证软硬件组件的功能和性能。

4.2 嵌入式操作系统在FPGA上的部署

4.2.1 实时操作系统的选择与配置

嵌入式系统在FPGA上的部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操作系统的引入。对于需要严格时间控制的应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使用几乎是必须的。市场上有多种商业和开源的RTOS可供选择,例如FreeRTOS、VxWorks、RT-Thread等。选择合适的RTOS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性能要求 :系统对实时性能的要求,例如中断响应时间和任务调度延迟。
  • 资源占用 :RTOS的内存和处理资源占用,这在资源有限的FPGA环境中尤为重要。
  • 开发支持 :提供开发工具和文档支持,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和开发。
  • 许可证和成本 :根据项目预算选择合适的许可证类型。

嵌入式RTOS的配置通常包含以下步骤:

  1. 下载与安装 :获取RTOS的源代码并按照需要进行配置。
  2. 集成与适配 :将RTOS集成到FPGA设计中,并对硬件资源进行分配。
  3. 移植与开发 :根据目标硬件环境进行RTOS的移植,并开发所需的应用程序。

4.2.2 应用程序开发与部署

在RTOS被配置到FPGA平台后,接下来的步骤是基于RTOS开发具体的应用程序。在FPGA环境中,应用程序开发涉及多个层次:

  • 驱动程序开发 :为了使RTOS能够与FPGA上的硬件外设进行交互,需要开发相应的驱动程序。
  • 应用软件编写 :在RTOS提供的API之上编写业务逻辑代码。
  • 测试与验证 :应用程序的测试与验证是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在应用程序开发完成后,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部署:

  1. 编译与链接 :将应用程序源代码编译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2. 部署 :将编译后的应用程序加载到FPGA上运行。
// 示例代码段:在FPGA上部署应用程序的简单流程// Verilog代码块,用于模拟处理器加载应用程序的过程module application_loader( input clk,  // 时钟信号 input rst_n, // 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 input app_start, // 应用程序启动信号 output reg app_running // 应用程序运行状态指示);// 状态机状态定义localparam IDLE = 2\'b00,  LOAD = 2\'b01,  RUN = 2\'b10;reg [1:0] state, next_state;reg app_load_done; // 应用程序加载完成信号// 状态转移逻辑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state <= IDLE; else state <= next_state;end// 下一个状态的逻辑和应用程序加载逻辑always @(*) begin case (state) IDLE: begin if (app_start) next_state = LOAD; else next_state = IDLE; end LOAD: begin if (app_load_done) next_state = RUN; else next_state = LOAD; end RUN: begin next_state = RUN; end default: next_state = IDLE; endcaseend// 应用程序加载完成信号的逻辑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app_load_done <= 1\'b0; else if (state == LOAD && 条件满足) app_load_done <= 1\'b1;end// 应用程序运行状态指示逻辑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app_running <= 1\'b0; else if (state == RUN) app_running <= 1\'b1; else if (app_start == 0) app_running <= 1\'b0;endendmodule

以上代码是Verilog语言编写的简单处理器应用程序加载模拟器,展示了在FPGA上如何通过状态机来控制应用程序的加载和运行。每个状态和信号都有详尽的注释,确保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后续的维护性。

在嵌入式系统与FPGA结合的过程中,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的紧密协作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利用RTOS和FPGA的强大功能,开发者能够创建出既高性能又具有高度可定制性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

5. 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能力

5.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是现代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离散时间采样和量化,将连续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在FPGA设计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因为它允许快速执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同时提供高度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

5.1.1 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

信号处理涉及信号的采集、存储、显示、分析、传输以及生成。在FPGA中实现DSP功能时,首先需要理解信号的基本参数,如幅度、频率、相位等,并熟悉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方法。FPGA能够高效地处理数字信号的原因之一是其能够并行执行多个操作,而且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复杂的数字滤波器和变换算法。

5.1.2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FPGA实现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功能可以通过FPGA的逻辑单元和乘累加器(MAC)硬件资源实现。FPGA中的DSP模块可以执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等操作,这些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经常使用的数学运算。

在FPGA上实现DSP功能时,一般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如Verilog或VHDL来描述硬件逻辑。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乘法器例子,演示了在FPGA上实现基本的数学运算。

module DSP_multiplier( input [15:0] a, // 16-bit input a input [15:0] b, // 16-bit input b output [31:0] product // 32-bit output product);assign product = a * b; // Multiplication of two 16-bit inputs to get a 32-bit outputendmodule

在上述Verilog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DSP_multiplier 的模块,它有两个16位的输入端口 a b ,以及一个32位的输出端口 product 。通过使用Verilog的赋值运算符 assign ,完成了两个16位数的乘法操作,并将结果输出为一个32位数。此模块可以用来构建更复杂的DSP功能。

DSP在FPGA中的实现方式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来选择合适的算法和硬件结构。例如,FIR(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IIR(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和性能要求。在设计时,考虑到FPGA资源的利用率、处理速度和精度等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5.2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尽管FPGA擅长数字信号处理,但许多应用中仍然需要与模拟信号交互。模拟信号处理技术通常涉及信号的采集、转换、滤波和放大等过程。

5.2.1 模数转换与信号采集

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关键组件。在FPGA设计中,ADC通常与FPGA直接相连,以便快速且准确地处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

5.2.2 滤波器设计与应用实例

滤波器是信号处理中最常见的组件之一,其作用是允许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同时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在FPGA中实现滤波器通常需要使用DSP模块,并利用有限冲激响应(FIR)或无限冲激响应(IIR)等算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FIR滤波器的实现示例:

module FIR_filter( input clk, // Clock input input reset, // Reset input input signed [15:0] data_in, // Input data output signed [31:0] data_out // Output data);// Coefficients and taps for the FIR filterreg signed [15:0] coefficients[0:4];initial begin coefficients[0] = 16\'h0234; coefficients[1] = 16\'h0234; coefficients[2] = 16\'h0234; coefficients[3] = 16\'h0234; coefficients[4] = 16\'h0234;end// Array for storing filter tapsreg signed [15:0] taps[0:4];// Filter operation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eset) begin // Reset logic taps[0] <= 0; // Reset other taps... end else begin // Shift operation to propagate the signal through the filter taps taps[0] <= data_in; // Shift other taps... // Multiply taps with coefficients and accumulate the result data_out <= taps[0] * coefficients[0] +  taps[1] * coefficients[1] +  taps[2] * coefficients[2] +  taps[3] * coefficients[3] +  taps[4] * coefficients[4]; endendendmodule

在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FIR_filter 的模块,它接受一个16位的输入信号 data_in ,并输出一个32位的结果 data_out 。这个简单的FIR滤波器使用了一个系数数组和一个移位寄存器数组来存储滤波器的“抽头”(taps)。在每个时钟上升沿,输入数据会被移入移位寄存器数组,并与相应的系数相乘,然后累加到输出结果中。

滤波器设计时需要根据信号的特性和处理需求确定合适的阶数和系数。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优化FPGA资源的使用,以及如何提高数据吞吐率。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FPGA设计中的结合,让开发者能够创建出既可以处理高速数字信号,又可以与真实世界中模拟信号相互作用的复杂电子系统。这些系统在通信、医疗设备、军事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 项目调试与验证方法

在FPGA项目开发的后期阶段,调试和验证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步骤。本章节将深入探讨在FPGA项目中有效的调试策略、工具选择、验证方法和优化调整。

6.1 调试策略与工具的选择

调试是发现并解决设计中错误的过程。对于FPGA来说,调试可以分为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部分。硬件调试主要关注FPGA内部逻辑和外部电路的交互,而软件调试则关注运行在FPGA上的嵌入式软件。

6.1.1 常用的调试工具介绍

调试工具是辅助工程师快速定位问题和解决FPGA项目中错误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在FPGA调试过程中常用到的工具:

  • 逻辑分析仪 :用于捕获和显示高速数字信号的波形,帮助工程师查看和分析信号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

  • JTAG调试器 :通过边界扫描技术来检测电路板上的组件,访问和控制FPGA的内部资源。

  • 信号发生器 :生成特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用于模拟输入或校验电路响应。

  • 示波器 :观察信号的实时波形,帮助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

6.1.2 调试流程与策略

有效的调试流程应该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调试目标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可能的原因。

  2. 复现问题 :通过一系列步骤确保问题能够稳定重现。

  3. 逐步缩小问题范围 :使用排除法逐步缩小问题可能存在的区域。

  4. 使用调试工具 :通过逻辑分析仪、JTAG调试器等工具辅助定位问题。

  5. 记录和分析 :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分析数据,找到问题所在。

  6. 修改和验证 :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然后重新测试以验证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6.2 验证方法与步骤

验证是确保设计按照预期工作的重要环节。在FPGA项目中,验证通常在硬件实施之前,通过仿真测试进行。

6.2.1 功能验证与测试计划

功能验证是指确保设计满足其功能规格要求的过程。测试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 测试用例设计 :编写测试用例来覆盖所有功能点。

  • 测试环境搭建 :构建一个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测试平台。

  • 自动化测试 :使用自动化测试脚本以提高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6.2.2 性能评估与优化调整

性能评估是评估设计在速度、资源使用和功耗等方面的表现。优化调整则是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改进的过程。

  • 资源使用评估 :查看FPGA资源使用情况,如查找表(LUTs)、寄存器、内存块等。

  • 时序分析 :分析设计的时序,确保满足时钟频率要求。

  • 功耗分析 :评估设计的功耗,特别是对于便携式或电池供电的应用。

  • 性能优化 :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代码优化、流水线引入等。

综上所述,FPGA项目的调试和验证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借助合适的工具和周密的策略来保证项目的最终成功。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团队协作和设计文档编写的重要性,这些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TI杯电子设计大赛是一项鼓励大学生探索电子技术的竞赛,2016年黑龙江赛区E题特别关注FPGA技术与1602液晶显示屏的结合应用。参赛者通过编写代码,深入实践了FPGA编程、数字系统设计、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嵌入式系统集成以及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等地方知识。本文将分析这一项目,揭示FPGA技术如何在电子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团队协作与文档编写在竞赛中的重要性。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