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AI时代,如何把握机会

AI时代,如何把握机会

AI时代的段位划分:从菜鸟到大师,你在哪个层级,会正真的使用AI提高工作效率吗。

人类在摸爬滚打的历程中,从本质上是在提升效率问题

造纸术打破了知识的壁垒,火车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汽车解放了双脚的束缚,电话连接了心灵的桥梁。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是人类对效率的重新定义。而AI的出现,则是这场定义中的最新诠释,用数字的智慧续写着人类文明的传奇。

可以类比自动驾驶的五个层次LO-L4,AI也可以划分为5个层级界线。

总结:90%的人目前处于第一、二阶段,处于第三阶段的老豆已经超于了90%的人群。

第一层级:入门级-基础对话能力

在deepseek未爆火前,国内AI使用渗透率不足7%,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意味着中国有14亿人口,其实很多人都是没有接触过AI的。直到deepseek爆火之后,很多用户抱着试玩一下,所有才有这么多人拥有这样入门级的一个阶段。

第二层级:基础级-提示词工程

可能大部分人目前已经达到了这个级别,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提示词的一些技巧,而不是把AI当成一个日常的助手,直接去问它问题,而是说,你跟AI问的任何问题、任何输入,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比如以下的一个基础提示词框架

1.必须包含背景

2.必须包含目标

3.必须包含输入格式要求

4.必须包含输出格式要求

通过以上AI提示词的优化,那么你拿到的AI返回的结果,因为AI此时的意图是非常清晰的,会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

第三层级:进阶级-AI工具整合

比如deepseek工具,只能是一个文本整合的工具,只能更它进行文本对话。如果想要做图片、音频、视频的生成,使用deepseek是不能完成的。

像现在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即梦、可灵,通过deepseek去结合以上任何一个工具,去做到最终的一个效果。

还有部分人,可能需要整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事物,想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工作流。比如日常写报表、制作PPT,日常中去写文档,可通过AI加工作流的方式在日常办公中去提升效率。

还有一些程序员,当前可使用GitHub Copilot、Cursor、Windsurf、Claude Code具有迄今为止最出色的编程能力,这一些列的编程工具,我目前在用的GitHub Copilot、Cursor可以解决我日常60-70%日常中遇到大问题,基本上也能解决日常中任何的问题。

第四层级:高阶级-个人知识库构建

学习是一个从入门到进阶,再到自我梳理自己的一个学习体系。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把自己学到的内容给沉淀下来,然后分享给别人。这就是学习金子塔的模式。

当我们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时,会发现AI结合网络上海量数据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但是在个人的垂直领域、个人专业领域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个人可能在某个领域,你已经超越了AI,这时候就需要构建个人知识库,来帮助AI具备相关的某种能力,才可与AI进行对话,更高效的解决你的问题,扣子coze、腾讯IMA支持构建知识库。

第五层级:专家级-会开发AI应用

可以独立开发AI工具,去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现在AI写代码门槛很低,任何80-90%的功能,只需要描述你的需求。主要的门槛在于怎么样部署项目、怎样运行,当程序出现问题会利用AI去解决、修复问题,需要有调试的思维,不需要你懂任何的开发技能,也不需要你去写任何一行代码,未来3-5年,我们每个人都以去尝试这进行AI应用开发。

在当前,稍微有点门槛的时代,我们学会AI应用开发,相当于我们拥有了一个自身的能力杠杆。

最后

很多人学习AI需要不需掌握python 、数学底层的一些知识,我只能说能掌握更好,但如果只是为了转行去花大量时间学习,有点不值得。就算你去做AI开发、训练模型也不需要很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经验之谈。

现在,面对各种场景,我都会想到这个事能不能用AI来解决/辅助完成,如果大家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咨询他人,则说明还没将AI正真的用起来。提示词优化尤为重要,不能是一个模糊的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个人信息是什么,需制定怎么样的一个计划,你可以观察AI深度思考的方式,去改进、优化你的提示词,最后沉淀下来,这才是一个学习AI、理解AI的过程,发挥AI正真的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K,就分享到这里,洋洋洒洒 1500 多字,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意识到AI应用过程的一些细节,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的话给500佰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