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依旧使用豆包辅助完成代码。
从功能到体验的转变
上个版本已经实现了问答系统的核心功能:基于 TF-IDF 算法的问题匹配和回答。它能够读取训练数据,处理用户输入,并返回最相关的答案。但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让我们看看改进版做了哪些关键优化:
1. 引导系统
上个版本仅在启动时显示简单的 \"Hello! 输入 \'exit\' 结束对话。\" 提示,对于初次使用的用户来说不够友好。
改进版增加了:
- 详细的欢迎信息和功能介绍
- 专门的
showHelp()
函数,提供完整的使用指南
showTopics()
函数,展示系统能回答的问题类型示例
这些引导信息让用户能快速了解系统功能和使用方法,减少了使用障碍。
2. 命令系统
上个版本仅支持 \"exit\" 一个命令,功能单一。
改进版扩展为多个命令:
- \"exit\" 或 \"quit\":退出程序(支持多种退出方式)
- \"help\":查看帮助信息
- \"topics\":了解系统能回答的问题类型
多样化的命令让用户能更好地掌控交互过程,提升了系统的可用性。
3.交互提示
上个版本使用简单的 \"You:\" 作为输入提示,显得生硬。
改进版对此进行了全面优化:
- 输入提示改为更亲切的 \"请输入您的问题:\"
- 机器人回复前缀从 \"Robot:\" 改为 \"机器人:\",更符合中文语境
- 增加空输入处理,当用户输入为空时给予明确提示
这些细节变化让整个交互过程更加自然流畅。
4. 智能的错误处理与引导
上个版本在无法回答问题时,仅简单返回 \"I don\'t know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没有提供进一步指导。
改进版则提供了的建议:
cout << \"机器人: 抱歉,我不太理解这个问题。\" << endl;cout << \"您可以尝试:\" << endl;cout << \"- 用不同的方式表述问题\" << endl;cout << \"- 输入 \'topics\' 查看我能回答的问题类型\" << endl;cout << \"- 输入 \'help\' 查看帮助信息\" << endl;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告知用户问题,还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挫败感。
5. 错误提示
对于文件打开失败等错误情况,改进版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
cout << \"无法打开训练文件 training_data.txt\" << endl;cout << \"请确保该文件存在于程序运行目录下\" << endl;cout << \"程序将退出...\" << endl;
相比上个版本简单的错误提示,用户能更清楚地了解问题所在及如何解决。
为什么这些改进很重要?
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实际上对用户体验有着显著影响:
- 降低学习成本:良好的引导让新用户能快速上手
- 减少挫败感:当系统无法回答时,提供建设性建议
- 增强掌控感:丰富的命令系统让用户能更好地控制交互过程
- 提升信任度:专业的错误处理和提示让用户更信任系统能力
在 AI 助手和问答系统日益普及的今天,技术实现固然重要,但能否提供自然、友好的交互体验往往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总结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关注用户体验细节,将一个功能性的程序转变为一个易用、友好的工具。这些改进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实现,却能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始终记住:代码是写给机器执行的,但最终是给人使用的。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应该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