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区块链与金融科技】RWA 稳定币 跨境支付_rwa 众安在线

【区块链与金融科技】RWA 稳定币 跨境支付_rwa 众安在线


1.RWA 介绍

1.1 RWA(Real World Assets-tokenization

是将实物资产的权益以数字通证(Token)形式在区块链上进行确权、存储、流转和交易的创新模式。这一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传统实物资产面临的多重痛点。
将现实世界资产如基金,私募债,碳资产,贵金属,房地产转化为易于分割,快速流转的链上代币,支持724小时全球低成本交易。
确权-区块链不可篡改,交易-7
24,流动性-分割全球流动,融资成本-全球流动资本

1.2 解读核心价值

1.2.1资产权利拆分:将完整物权(如房产产权)或未来现金流(如光伏电站收益)拆分为标准化数字单元(如 1% 产权或 1 元收益权)。实物资产(如房产、艺术品)天然流动性差,代币化后可拆分为小份交易,吸引更多投资者(如碎片化投资),并通过全球数字市场提升变现能力。
1.2.2. 技术提升效率:通过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和物联网等技术确保资产数据的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实现 “代码即权利”,权利归属实时可查,减少人为干预,并实现自动执行交易和收益的分配,无需中介机构。
1.2.3. 金融形态创新:代币化资产可突破地域限制,可在数字世界流通,在全球的数字市场交易。

2.规范

《可信区块链实体资产可信上链技术规范》2025.3.26

2.1背景

:2025年实体资产通证化市场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但存在数据真实性存疑、业务流程不规范等系统性风险。为解决产业链上下游技术标准缺失问题,中国信通院联合蚂蚁数科等行业头部机构,组织涵盖物联网服务商、新能源企业、区块链技术公司的跨领域团队,启动技术规范编制工

2.2技术框架

:规范构建了覆盖设备数据采集、业务数据整合、交叉验证、加密存证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 前端数据采集层要求接入经过国家认证的物联网设备,确保原始数据的采集真实性
  • 业务数据整合层引入动态校验算法,通过设备运行参数与产能数据的逻辑匹配发现异常数据
  • 区块链存证层采用双因子签名机制,要求设备数据签名与业务系统签名双重认证后方可上链

2.3核心创新:

数据真实性保障机制规范创新性提出\"设备直采+交叉验证\"模式,要求制造设备的产量数据必须直接通过国密算法加密的物联网终端采集,并与企业ERP系统中的生产工单、能耗数据进行多维度比对。当发现数据偏差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将自动触发复核流程并冻结异常数据上链权限 。
区块链存证流程在存证环节采用分层签名架构:IoT设备生成包含时间戳的原始数据签名,业务系统添加包含业务逻辑的二次签名,只有通过两级验签的数据包才能进入区块链网络流转。该设计既防止设备数据被篡改,又避免了业务场景参数被恶意注入 。

主要参编单位涵盖产业链各环节:

  • 标准制定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蚂蚁数科
  • 技术平台方:蚂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物联网服务商: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英臻科技、创维光伏
  • 实体企业代表:创维光伏、中移物联、英臻科技
  • 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读:《规范》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和蚂蚁数科牵头发起,中移物联、英臻科技、创维光伏、协鑫能科、杭泰数智、天合富家、广和通等近 20 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编写,汇聚了产、学、研、用多方智慧。其针对制造设备、能源设备等实体资产上链场景,首次系统性提出数据上链的全流程技术框架涵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验证及链上流转等关键环节填补了 RWA 上链技术标准空白.
RWA 背后所映射的资产产量数据应直接从认证的 IoT 设备上获取,确保数据真实可信;运营数据应能够和 IoT 数据互相验证,同步确认其真实性,这是 RWA 资产准备 “上链” 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设备源头数据和业务数据经过严格验签并确认无误后,方可上链并在区块链上流转,整个数据传输过程可追溯,有效防止篡改,从而实现现实世界资产到链上数字资产的精准映射
具体来看,设备 “上链” 数据需要同时满足 “完整性”“有效性” 和 “及时性” 三大要求:IoT 数据要能够完整、准确地反馈设备状态和产量信息,运营数据要能完整、清晰地反馈运营结构,数据内容应真实、客观地反映当前资产的状态,并按照约定频率及时上送。为确保数据源头可信,数据上链设备需要提前经过严格认证,并被赋予唯一的 “身份认证” 标识,正式注册为可信设备。而设备上链往往通过内置可信 SDK 的方式进行,包括在设备微控制单元(MCU)、模组、芯片、硬件端 OS 系统等硬件侧植入 SDK,从硬件层面保障数据上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关于牌照

3.1 稳定币发行持牌机构:

需向香港金管局(HKMA)申请牌照,满足2500万港元最低实缴资本、100%储备资产托管、透明审计等要求,确保稳定币与法币的严格锚定
第一批沙盒
3.1.1渣打银行(香港)+ 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 香港电讯(HKT)合资公司
背景:渣打为香港发钞行,提供银行级合规与储备管理;安拟集团为Web3龙头,负责技术整合;香港电讯覆盖支付场景
业务:计划发行港元稳定币HKDG,聚焦跨境支付和大湾区数字基建,整合银行、通信与区块链技术优势
3.1.2京东币链科技(京东集团子公司)
背景:依托京东全球供应链与跨境电商场景,已获香港证监会1/4/9号牌照,技术架构基于自主区块链平台
业务:稳定币JD-HKD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覆盖零售支付、跨境结算,计划与合规交易所及京东港澳站合作
3.1.3圆币创新科技(RD InnoTech)
背景:股东包括众安在线旗下数字资产集团,技术合作方为HashKey交易所,储备托管由众安银行支持
业务:发行多币种篮子稳定币HKDR,主攻B2B跨境支付和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与连连国际合作拓展场景

3.2稳定币支付持牌机构:

需持有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或虚拟银行牌照,负责将稳定币嵌入支付场景(如跨境汇款、零售消费),并与发行机构合作确保资金流合规。确保资金流透明且符合反洗钱(AML)要求储备资产须存于持牌银行或信托账户,用户可随时按面值赎回。潜在持牌支付机构:
3.2.1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已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计划通过Alipay+生态整合稳定币支付
3.2.2众安银行:作为圆币科技的储备托管方,具备虚拟银行牌照,可提供零售支付与跨境结算服务
3.2.3香港电讯(HKT):依托移动钱包“Tap & Go”拓展稳定币线下消费场景

3.3虚拟货币交易所持牌机构

需获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第1类(证券交易)和第7类(自动化交易服务)牌照,作为稳定币的交易场所,保障流动性及投资者保护
3.3.1OSL Exchange:首家获牌照交易所,托管华夏、嘉实虚拟资产ETF,支持稳定币现货交易
3.3.2HashKey Exchange:背靠万向系,推出稳定币HKDR,日均交易量峰值达6.3亿美元
3.3.3HKbitEX:港交所前高管团队运营,聚焦证券型代币(STO)与房地产基金代币化

3.4 稳定币第二批潜在申牌机构

蚂蚁集团:蚂蚁国际(跨境支付)与蚂蚁数科(区块链技术)分拆申请,瞄准全球财资管理与RWA场景
众安在线:依托数字银行牌照与保险业务,探索稳定币在健康险理赔、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连连数字:已获全球65项支付牌照,计划通过子公司DFX Labs接入稳定币跨境支付网络
传统银行(如汇丰、中银香港):凭借储备托管能力,可能以合资形式参与稳定币发行

3.5 技术和业务场景参与方

四方精创:香港金管局“Project Ensemble Sandbox”及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核心参与者
恒生电子:蚂蚁集团稳定币提供底层清算系统及跨链互通技术,深度参与香港“数码港元”开发
拉卡拉:跨境人民币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香港子公司MSO牌照,SVF牌照预计2025年Q3
海联金汇:持有香港MSO牌照及跨境人民币支付许可,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东南亚市场18%
恒宝股份:京东稳定币硬件安全模块(HSM)独家供应商,支持离线签名及量子加密技术;
朗新集团: 国内充电桩RWA龙头,与蚂蚁链合作完成首单1亿元充电桩收益权代币化项目
协鑫能科:2亿光伏RWA,制定RWA上链技术规范; 与蚂蚁数科合资联合申请稳定币牌照。、

4.香港金管局态度

4.1核心法规遵循

:RWA 发行需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SFO)、《公司条例》及《反洗钱及反恐融资条例》(AMLO),从法律层面确保 RWA 的合规发行与交易。

4.2上市规则要求

:若 RWA 计划在港上市,需遵循香港交易所(HKEX)的上市规则,包括信息披露、合规运营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4.3沙盒机制助力创新

:2024年3月,香港金管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或HKMA)宣布开展Ensemble项目,以支持香港代币化市场发展。同年8月,香港金管局公布了Ensemble项目(沙盒)的第一阶段进展,并对四大代币化主题用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公布用例中,蚂蚁集团参与的内地新能源企业朗新集团在香港成功获得首笔实物资产代币化跨境融资备受关注。
总体来说,香港对 RWA持积极探索和开放的态度,同时通过一系列监管规则来保障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蚂蚁数科的案例

使用区块链+IoT:蚂蚁链通过融合区块链和IoT技术,实现物理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将物理资产实时、可信地映射在数字世界中,解决数据上链前的真实性问题。例如,在新能源产业中,蚂蚁链已实现500万设备“上链”,覆盖新能源车、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电池等

5.1.郎新充电桩项目

采访:张晨光:蚂蚁数科Web3业务产品负责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09583256868241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其他案例

6.1.马陆葡萄RWA案例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88675911727027816

6.2.太极资本太子地产RWA案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78934595972339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稳定币(Stablecoin)

7.1.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旨在相对于某种特定资产或一篮子资产保持价值稳定的加密货币,其与比特币最大的区别是需要锚定别的资产,由发行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增发或者销毁。

7.2.稳定币的种类:

7.2.1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稳定币类型,由法定货币(美元、欧元等)1:1储备支持,类似于货币局制度,例如与美元挂钩的USDT、USDC
7.2.2与商品挂钩的稳定币,与黄金、白银或其他有形商品等实物资产的价值挂钩。例如,PAX Gold是一种由黄金储备支持的稳定币,每个代币代表存储在安全金库中的一金衡盎司黄金。
7.2.3加密货币支持的稳定币,如DAI、LUSD,这些稳定币通常使用超额抵押来减轻其基础资产的固有波动性。以DAI为例,用户需要抵押150美元价值的以太币来获得100美元价值的DAI(150%抵押率)。
7.2.4算法稳定币,理论上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调节代币供需来维持价格稳定,而不依赖于抵押品,但现实中已有多个项目失败。Eichengreen(2018)指出的“算法中央银行”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也在2022年Terra/LUNA崩溃事件中得到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3.稳定币运作机制

主要包括: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通和场景运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4.香港稳定币发行:

7.4.1稳定币发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起点。发行公司需要获得金管局颁发的稳定币发行牌照,并严格遵守《稳定币条例》中关于储备管理、赎回保障、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及AML/CFT等各项核心责任。
7.4.2沙盒机制:2024年,香港金管局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目前,稳定币发行人沙盒首批共有5家机构参与,分属3组发行主体。

渣打银行+安拟集团+香港电讯:开发港元稳定币HKDG,渣打提供资金托管、安拟负责开发合约、电讯负责支付接入。
京东币链科技:开发港元稳定币JD-HKD,聚焦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场景,技术架构基于JD Chain区块链平台
圆币创新科技:开发港元稳定币HKDR,与Cobo、连连国际等机构合作,聚焦DeFi流动性池与跨境场景支付。

7.4.3生效时间 2025年6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届时香港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
申请。 初期阶段仅会批复个位数的发行牌照,发行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即使前期进入“沙盒”的机构也并不意味着必然
会获得牌照。

8.5稳定币发行方盈利模式

Circle发行与美元1:1锚定的USDC稳定币,将用户存入的美元于短期美国国债(80%以上由贝莱德Circle Reserve Fund管理)和现金(10-20%存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