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Flexus+DeepSeek征文|基于华为云MaaS平台的DeepSeek大模型开通与Linux性能监测·搭建度假导游_华为云服务委托的流程和费用是多少
前引: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正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重塑竞争优势的核心引擎。华为云MaaS(Model as a Service)平台通过创新的技术生态,特别是DeepSeek大模型和Dify开发平台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转型路径。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平台的技术架构、创新价值和实践路径,为读者呈现人工智能从概念到生产力的完整进化图景 希望小编的教程可以帮到你,下面开始手把手教学!
目录
一、DeepSeek R1/V3商用服务开通
二、商用服务开通心得
三、华为云Dify-LLM平台介绍
四、云服务器单机部署
前提准备
零基础教学
五、如何用Linux操作获取服务器性能
可监控数据:
监测方法:
Linux命令安装插件:
操作步骤:
六、CCE容器高可用部署
(1)前提准备:
桶的创建
委托建立
秘钥设置
授权委托
(2)零基础教程:
七、用Linux命令+集群何监测CCE部署性能
可监测参数:
监测方法:
(Linux命令)云监控:
(集群)云容器引擎:
八、Dify-LLM的登录注册
九、添加华为云Qwen3大模型
十、搭建:度假小助手
十一、度假助手使用实测
十二、创建:知识库
十三、知识库使用说明与两种部署性能对比
十四、测评心得分享
一、DeepSeek R1/V3商用服务开通
(1)新人登录需要完成认证,使用商用服务、部署都会计费,建议开始费用预警
(2)点击ModelArts Studio控制台
(3)点击在线推理,开通喜欢的模型进行体验
(4)免费版本也是可以的,注意额度的使用
(5)在ModelArts Studio控制台看是否有权限未开启,这可能导致后面使用模型时报错
二、商用服务开通心得
最近我尝试了华为云DeepSeek R1/V3的商用服务,不得不说,整个开通过程令我印象深刻。从登录到完成服务配置,一气呵成,简直是科技服务的典范
服务开通的速度快得令人瞩目。仅仅几分钟的时间,系统就完成了全部繁琐的配置工作。界面友好直观,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即便是首次使用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特别是那些对AI服务还不太熟悉的朋友,相信也能快速get到核心操作
最让我惊喜的是整个流程的简洁性。没有繁复的审批,没有令人头疼的技术障碍,点击几下就能立即开通使用。对于追求效率的企业和开发者来说,这种极致的服务体验简直是福音。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更降低了技术接入的门槛
DeepSeek R1/V3不仅仅是一个服务,更像是一扇通往AI智能世界的大门。轻轻一推,就能感受到背后蕴含的强大计算力和技术底蕴。对于想要快速切入AI应用场景的企业,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很推荐的!
三、华为云Dify-LLM平台介绍
如果说过去的AI开发是精英们的专属战场,那么Dify-LLM平台正在将这个战场democratize(大众化)它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平台,更是连接企业与智能未来的桥梁,为何这么说:
(1)零门槛开发
不需要深厚的AI背景,只需几个简单的点击,你就能搭建属于自己的AI应用。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个人开发者,都能快速切入AI赛道
(2)灵活的模型选择
平台支持多种主流大语言模型,从国内的通义千问到国际知名的GPT系列,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搭配。就像搭积木一样,想怎么搭就怎么搭
(3)丰富的应用模板
不想从零开始?平台提供的应用模板库简直就是开发者的福音。客服机器人、智能助手、文案生成器......等等想要什么,基本上都能找到现成的模板
(4)低成本高效率
传统AI开发动辄需要投入大量研发成本,而Dify-LLM平台则将这一成本大幅降低。对于预算有限的团队来说,这简直就是及时雨
接下来将开启部署旅程!全程高潮,每个部署都是手把手教学,遵循:简洁、实用
四、云服务器单机部署
前提准备
(1)部署需要一些权限许可同时方便后面使用模型,这里我们打开控制台->在线推理,授权一下
(2)第二个就是费用的问题,单机部署大家准备10元是完全够的,再加上有小编的文章教程,估计就不到5块钱,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希望支持一下小编哦!
零基础教学
(1)点击云服务器单机部署
(2)选择默认配置,直接开始下一步即可
(3)这里的版本和加密自由选择,注意密码的格式,设置完点击下一步
(4)打开回滚设置,可以在报错时提高效率,删除保护自己选择即可
(5)检查配置之后,就创建执行计划,确定选项
(6)待创建成功之后,点击部署
(7)等待大概10分钟左右,待其部署完成
五、如何用Linux操作获取服务器性能
可监控数据:
CPU使用率:查看CPU是否空闲或过于繁忙
内存使用率:监控内存是否充足
磁盘使用率:监控磁盘空间是否即将耗尽
磁盘读写速率(IOPS):分析磁盘性能瓶颈
网络入/出带宽:查看公网或内网流量情况
GPU使用率/显存使用率等等!
监测方法:
华为云云服务监控 :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测量工具,采用图形化趋势分析
Linux命令安装插件:
(1)需要已经部署成功的云服务器
(2)然后去云服务控制台,点击弹性云服务器,点击上面的Flexus实例或者直接搜索也行
(3)点击Flexus X实例
(4)点击远程登录
(5)点击立刻登录
(6)先输入root,然后回车,再输入部署设置的密码(注意:密码的输入不会显示)再回车
(7)这样的界面下,我们需要回到云监控服务复制 Linux 的执行命名
(8)点击弹性云云服务器,点击“开始详细监控”,点击 Linux,复制下面的执行命名
(9)然后回到登录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复制粘贴,粘贴命名然后发送
(10)这样就表示成功了,然后等待3~5分钟,就可以开始我们的“操作步骤”查看部署性能了
操作步骤:
注意:此“操作步骤”需要“安装插件”成功的前提下操作
(1)登录华为云控制台
(2)搜索“Flexus云服务”,点击Flexus X实例,点击这个已经部署的实例
(3)点击“监控”,点击“操作系统监控”,这样就可以查看部署的服务器实时性能参数了
六、CCE容器高可用部署
(1)前提准备:
前提准备很重要,关乎到部署成功与否!千万按照教程来,否则很容易出现部署失败等报错
桶的创建
(1)打开“对象存储服务”,在左边有个桶列表,点击,没有桶的话就创建
(2)桶的配置可以选择低频,这样计费少一些,这对测评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3)创建成功之后就可以了,我们后面会用到桶名称
委托建立
(1)搜索下面这个委托,如果显示没有,就需要创建一个
(2)名字可以设置为:rf_admin_trust,一定要选择云服务、RFS(这个很重要)
(3)点击立刻授权
(4)搜索下面这个权限,添加
(5)选择所有资源,确定
(6)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后面会使用委托,并且关系到CCE部署的成功与否
秘钥设置
(1)在控制台搜索:“我的凭证”
(2)这里建议设置一下新秘钥,设置之后会弹出来一个小文档,下载下来,防止后面弄丢秘钥
(3)比如我将它下载到了桌面,可以选择用记事本打开方便查看
授权委托
打开“云容器引擎CCE”,授权一下
(2)零基础教程:
(1)点击高可用部署
(2)支持默认配置,下一步即可
(3)这里的密码都按照要求配置即可,但是桶名称、秘钥ID、秘钥需要注意避免多复制空格
桶名称、秘钥、秘钥ID在“前提准备”那里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直接使用即可
(4)这里的委托很重要,必须要经过授权,添加刚才那个“ rf...... ”开头的委托
(5)确认配置执行计划
(6)确定选项
(7)创建成功之后开始部署,注意接下来要收费了
(8)待部署成功,我们可以在输出那里看到IP
七、用Linux命令+集群何监测CCE部署性能
可监测参数:
工作负载状态:您的应用是否都在正常运行
节点列表:列出集群中所有的云服务器节点,每个节点的状态、IP、CPU和内存的分配率
集群资源概览:整个集群总的CPU、内存的 请求量和 限制量
CPU使用率、内存、磁盘I/O、网络带宽等
监测方法:
(1)直接使用华为云监控控制台是最直观、最集成、最快捷的方法(云监控)
(2)使用云服务引擎CCE监测CCE节点信息(云服务引擎)
(Linux命令)云监控:
(可直接参考云服务器单机操作监测方法,方法是一样的!操作系统版的需要先安装插件)
(集群)云容器引擎:
(1)进入云服务引擎CCE,找到集群管理
(2)点击集群管理,就可以看见已经部署的集群了,点击进去
(3)左边工作栏找到“节点管理”,再点击“节点”->“监控”
(4)可以点击“查看更多数据”,就可以观察集群的性能图形化分析了
八、Dify-LLM的登录注册
前面我们已经部署完成了高可用、云服务器单机,这里选择一种即可,都需要复制部署成功之后的IP,在浏览器打开,小编在这里以高可用部署为例!
(1)设置邮箱密码
(2)再次输入邮箱密码
(3)下面这样我们的基本工作就做完了
九、添加华为云Qwen3大模型
后面需要用到模型,比如Qwen3,后面搭建的过程也需要它作为基础,正文开始~
(1)点击设置
(2)在供应商找到OPenAI这个模型,进行添加
(3)这里有三个变量需要额外获取,下面我们分开来教程
名称地址的获取:
打开ModelArts Studio,选择在线推理,点击模型调用说明
点击OPenAI,分别粘贴复制模型名称、地址在刚才的配置框
秘钥获取:
选择API管理创建
先设置信息,之后复制秘钥在配置栏,注意秘钥只能查看一次,否则要重新获取
(4)按照顺序依次粘贴复制,确保不要出错,点击保存
(5)看到已经添加成功,这样就完成了
十、搭建:度假助手
(1)选择创建空白应用
(2)选择Agent,设置名称
(3)生成提示词
(4)应用提示词
(5)设置各种变量,右边可以预览效果
(6)没问题之后,先更新配置,再发布
(7)在工作室里面找它就可以使用了
十一、度假助手使用实测
整体来说效果还是很好的,反应很快很吻合需求!
十二、创建:知识库
(1)点击知识库创建
(2)点击添加个性化文档
(3)点击前往文档查看
(4)看是否成功
十三、知识库使用说明与两种部署性能对比
知识库助手可以为后面搭建工作流、配置Agent时提供资源参考,下一篇将教学如何使用哦!
在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选型中,高可用部署和单机部署在算力、性能、可扩展性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高可用部署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分布式架构,能够通过多节点协同工作,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调配和弹性伸缩。这种部署模式可以有效分散负载,当单个节点遇到性能瓶颈或故障时,其他节点能够快速接管服务,保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1)相比之下,单机部署的计算能力受限于单台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在面对高并发场景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单机部署的最大挑战在于其固有的性能天花板和单点故障风险。当业务量激增时,单机部署难以快速扩展计算资源,可能导致服务响应延迟、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服务中断的情况
(2)从算力角度看,高可用部署通过水平扩展(横向扩展)可以显著提升整体计算能力。系统可以根据实际负载动态增加或减少计算节点,实现精准的资源匹配。这种弹性伸缩能力不仅能够优化计算资源利用率,还能有效控制运行成本。而单机部署则只能通过垂直扩展(纵向扩展)提升性能,即简单地升级硬件配置,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昂,扩展空间也极其有限
在高并发、大数据处理的场景中,高可用部署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适应性。其分布式架构天然支持负载均衡,能够将计算任务智能分配到性能最佳的节点,maximizing系统整体吞吐量。相较之下,单机部署在高负载情况下很容易成为性能的瓶颈,无法有效应对突发的计算压力!
十四、测评心得分享
作为一名实际参与云服务部署的工程师,我最近深度体验了华为云的高可用和单机部署方案。说实话,高可用部署的确让我眼前一亮。在压测过程中,系统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韧性——当我模拟了50%服务节点宕机的极端场景,整个集群依然能够稳定运行,业务几乎没有感知到任何中断。关键的体会是:高可用不仅仅是提供冗余,更是智能地管理和调度资源。通过自动的故障切换和负载均衡,系统能够实时优化资源分配,这种动态调整的能力,对于追求高性能的企业级应用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当然,这套系统的部署和维护成本也确实不低,但对于关键业务系统而言,这点投入是完全值得的,最后在费用上:单机部署只要不到10元即可体验,CCE高可用需要大几十,这虽然是很多用户看的最多的地方,但是单机部署和CCE高可用部署通过这渺小的价格可以拉开巨大的效率差异,从小企到中大企、这是质的飞跃,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高可用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