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动态规划]---part2

[动态规划]---part2


前言

作者:小蜗牛向前冲

专栏小蜗牛算法之路

专栏介绍:\"蜗牛之道,攀登大厂高峰,让我们携手学习算法。在这个专栏中,将涵盖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等高阶技巧,不定期为你奉上基础数据结构的精彩算法之旅。一同努力,追逐技术的星辰大海。\"

目录

一、不同路径II(medium)

a、解题思路

b、代码

二、礼物的最⼤价值(medium)

a、解题思路

b、代码

三、下降路径最⼩和(medium)

a、解题思路

b、代码

四、 最⼩路径和(medium)

a、解题思路

b、代码

五、地下城游戏(hard)

a、解题思路

b、代码


本期:继续手撕动态规划:不同路径II(medium),礼物的最⼤价值(medium),下降路径最⼩和(medium),最⼩路径和(medium),地下城游戏(hard)

继续刷动态规划相关算法题,如果不清楚什么是动态规划的可以看这里:[动态规划]---part1

一、不同路径II(medium)

一个机器人位于一个m x n网格的左上角 (起始点在下图中标记为 “Start” )。

机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步。机器人试图达到网格的右下角(在下图中标记为 “Finish”)。

现在考虑网格中有障碍物。那么从左上角到右下角将会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

网格中的障碍物和空位置分别用10来表示。

示例 1:

输入:obstacleGrid = [[0,0,0],[0,1,0],[0,0,0]]输出:2解释:3x3 网格的正中间有一个障碍物。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一共有 2 条不同的路径:1. 向右 -> 向右 -> 向下 -> 向下2. 向下 -> 向下 -> 向右 -> 向右

示例 2:

输入:obstacleGrid = [[0,1],[0,0]]输出:1

提示:

  • m ==obstacleGrid.length
  • n ==obstacleGrid[i].length
  • 1 <= m, n <= 100
  • obstacleGrid[i][j]01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vector<vector>& obstacleGrid) { }};

a、解题思路

这道题和同路径I的解题思路非常相似,但是就是在机器人找到终点的过程中,会有障碍物。

1、转态表示

首先我们想以i,j位置为结尾表示什么

dp[i][j表示:以i,j位置结尾的时候,机器人到这里有多少条路径

2、状态转移方程

根据最近的一个位置划分:

当前位置有障碍物:

返回0

当前位置没有障碍物:

dp[i][j] = dp[i-1][j]+dp[i][j-1];

大家可能会想,我要是在[i-1][j]或者[i][j-1]遇到障碍物了,状态转态方程还可以相加吗?

其实是可能的,因为我在遇到障碍物是返回0的,而0对相加的结果是没有影响的。

3、初始化

这里我们要初始化,就是在二维数组多开一行和一列,但我们要思路多开的行列填什么呢(一切都是为了填表走服务)?,很明显,机器人是在[1,1]位置开始走的,也就说[1,1]位置肯定要为1(当最特色情况起点就是中点),所以我们只要保证,dp[1][0]==1或者dp[0][1]==1即可。其他位置看情况决定。

这里除了要注意填表的初始化,还要注意下标映射关心的改变:

obstacleGrid[0][0]-------->映射dp[1][1];

obstacleGrid[2][3]-------->映射dp[3][4];

也就是横着纵坐标都要加1

4、 填表顺序

从上往下填写每一行,每一行都是从左往又开始填写

5、返回值

dp[m][n]

b、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vector<vector>& obstacleGrid) { int m = obstacleGrid.size();//有多少行 int n = obstacleGrid[0].size();//有多少列 //创建dp表 vector<vector> dp(m + 1, vect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