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千禧一代的“出海”之路:破局“35岁魔咒”_中年出海蓝领
在当今中国职场,年轻人的活力备受重视。然而,对于那些深谙行业内外情况的员工而言,企业更期待他们能在海外拓展业务中发挥价值。近年来,“35岁魔咒”成为许多大龄千禧一代的困扰,而吉姆·焦正是其中一员。作为一位40出头的科技产品营销专家,他曾被视作业界的“古董”,但如今,他却在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负责开发亚洲市场的海外销售经理岗位,成功实现升职加薪。
吉姆的故事并非个例,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大潮中的中年职场人群体的缩影。高振东,一位专注于助力中资公司探索东南亚投资商机的人力资源顾问,指出:“中资公司海外扩展为众多面临年龄歧视的中年职场人提供了转机。”在许多企业将招聘年龄门槛设定在35岁以下的背景下,拥有多年经验具备多样化能力的中年人才在海外扩展中显得尤为珍贵。高振东强调:“每个出海人才都应是全能型选手,既懂生产科技,又能与当地人顺畅交流。这种人才往往需要7到10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这是刚毕业的学生所无法比拟的。”
尽管缺乏确切数据来量化有多少中国求职者从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中受益,但猎聘《2024一季度就业大数据洞察报告》揭示了一个积极趋势:今年一季度增长排名前10位的职能中,对外贸易相关的职能占据四席,分别是海外市场、海外销售、跨境电商运营和海外运营。这一现象无疑反映了中国企业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对于具备国际视野与实战经验人才的迫切需求。
然而,海外工作机会并非没有代价。与家人的分离、工作稳定性的不确定性,以及日趋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都是接受海外工作时必须考量的因素。对于大龄千禧一代而言,出海打拼既是应对“35岁魔咒”的一剂解药,亦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他们需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平衡个人生活与家庭责任,审慎评估海外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大龄千禧一代的“出海”之路,既是对“35岁魔咒”的积极回应,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多元的能力和坚韧的精神,不仅为企业在海外开疆拓土,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辟了崭新的航道。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日益活跃,更多大龄千禧一代将在海外职场演绎精彩,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