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Sim2Real(Simulation-to-Reality,从仿真到现实) 是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范式

Sim2Real(Simulation-to-Reality,从仿真到现实) 是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范式

Sim2Real(Simulation-to-Reality,从仿真到现实) 是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范式,旨在将仿真环境中训练的算法、模型或策略无缝迁移到真实物理世界中。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虚拟环境的低成本、高可控性优势,加速复杂系统的开发与部署,同时解决仿真与现实之间的“现实鸿沟”(Reality Gap)问题。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概念与技术框架

1. 定义与目标

- 定义:

Sim2Real通过构建高保真虚拟环境,在仿真中完成算法训练、策略优化和系统测试,最终将成熟方案部署到真实场景。例如,自动驾驶算法可在虚拟交通场景中模拟极端天气和突发状况,再迁移到真实车辆。

- 核心目标:

弥合仿真与现实在物理参数、传感器噪声、环境动态性等方面的差异,确保模型在真实世界中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2. 关键技术

-高保真仿真引擎:

- 物理引擎:如NVIDIA Isaac Sim、Mujoco,精确模拟刚体动力学、流体力学等物理现象。

- 3D高斯泼溅(3DGS):北京大学团队的RainyGS技术结合3DGS与物理模拟,实现动态雨效、水面波动的像素级逼真渲染,支持自动驾驶仿真和灾害推演。

- 域随机化(Domain Randomization):

在仿真中随机化光照、材质、物理参数等,增强模型对未知环境的泛化能力。例如,谷歌乒乓球机器人i-Sim2Real通过随机化球拍弹性和球速,提升对抗人类时的稳定性。

- 可微物理与可微渲染:

国防科大团队提出的PIN-WM模型,通过可微物理直接从视觉观测估计刚体物理属性(如摩擦系数、质量),结合可微渲染实现物理参数的高精度辨识,显著提升Sim2Real迁移性能。

- 生成式AI与数字孪生:

跨维智能的DexVerse™引擎基于3D生成式AI,自动生成海量仿真数据并训练具身智能体,已在汽车、物流等30+行业实现毫米级精度操作。

二、典型应用场景

1. 机器人控制与操作

- 工业自动化:

珞石双臂机器人通过Sim2Real技术训练,可自主完成服务器CPU装配、线束插拔等精密操作,并扩展至煮面、拆快递等生活场景。

- 灵巧操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团队利用强化学习在仿真中训练双手机器人,实现98.7%的跨模态操作成功率,支持未知物品的抓取与操控。

- 动态交互:

谷歌i-Sim2Real乒乓球机器人在仿真中学习对抗策略,与人类对打时一回合可接球340次,验证了动态环境下的实时决策能力。

2. 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 极端场景训练:

RainyGS技术通过模拟暴雨、洪涝等复杂天气,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高保真训练数据,提升恶劣环境下的安全性。

- 数字孪生测试:

ICRA 2025 Sim2Real挑战赛使用DISCOVERSE平台,将真实道路1:1复制到仿真环境,测试移动升降双臂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与操作能力。

3. 航空航天与灾害应对

- 飞行器控制:

飞行器控制系统可在虚拟飞行环境中测试极端工况(如发动机故障),再部署到真实设备,降低试飞风险。

- 灾害推演:

RainyGS的动态仿真能力可模拟洪水扩散路径,为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持。

三、挑战与解决方法 

1. 现实鸿沟的核心障碍

- 物理参数差异:仿真中的摩擦系数、传感器精度与真实环境存在偏差。

- 动态环境不确定性:真实世界的光照变化、突发障碍物难以完全模拟。

- 硬件执行差异:机器人关节扭矩、电机响应延迟可能与仿真模型不符。

2. 关键突破方向

- 物理驱动的世界模型:

PIN-WM模型通过可微物理和可微渲染,直接从视觉数据辨识物理参数,减少对人工标定的依赖。

- 混合现实校准:

博特勒仿真平台结合实景3D重建与动力学仿真器,实现虚拟与现实环境的精准映射,误差降低至毫米级。

- 分治式策略蒸馏: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子阶段,通过阶段计数奖励和好奇心奖励引导模型探索,避免因风险累积导致的短视行为。

四、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1. 前沿研究进展

- Real2Sim2Real范式:

RoboGSim等平台通过3DGS重建真实场景,生成多样化数字孪生资产,支持策略在仿真与现实间的双向迁移。

- 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

跨维智能的DexForce W1人形机器人结合具身智能引擎,实现从半结构化到非结构化场景的通用操作,成功率超99.9%。

 2. 行业应用趋势

- 低成本数据生成:

生成式AI与仿真引擎的结合,使企业可自动化生成海量标注数据,降低对真实场景采集的依赖。

- 闭环验证与持续优化:

仿真平台支持策略在线评估,例如RoboGSim可实时测试不同控制算法,加速迭代周期。

3. 未来挑战

- 多模态感知融合:

需进一步整合视觉、力觉、触觉等多源传感器数据,提升模型对复杂环境的理解能力。

- 伦理与安全:

自动驾驶、医疗机器人等地方的Sim2Real应用需建立严格的安全验证体系,避免仿真漏洞导致的现实风险。

五、总结

Sim2Real通过仿真与现实的深度交互,正在重塑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地方的研发范式。从谷歌的乒乓球机器人到跨维智能的人形机器人,从北京大学的动态孪生技术到国防科大的物理驱动模型,Sim2Real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场,更是连接虚拟智能与物理世界的桥梁。随着生成式AI、可微物理等技术的突破,Sim2Real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更广泛的工业与生活场景,成为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