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秘塔AI深度研究,为每个问题提供动态“问题链”
大家好,这里是K姐。
一个帮你追踪最新AI应用的女子。
这两天K姐发现,秘塔悄悄上线了一个“深度研究”。
它过去的“深入模式”,已经可以对问题进行总结和结构化输出。
这次的“深度研究”,更进一步:它会把一个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子任务,逐步查找、分析、验证,再串联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逻辑链条更清晰,信息密度也更高。
在BrowseComp等测评集中,秘塔AI都拿下了第一,中文任务得分甚至远高于 DeepSeek-R1 和通义最近开源的WebSailor-72B 这类强模型。
这篇文章,K姐带大家一起体验一下,秘塔的“深度研究”到底能做到多深、多准。
深度研究怎么用?
秘塔的深度研究使用起来很简单。打开秘塔AI官网,选择“深度研究”模式。
输入你想研究的问题或任务描述,点击➡️,剩下的就可以放心交给它了。
比如,最近AI圈的大瓜,Google 截胡 Windsurf ,我们可以用它了解事情全貌。
直接提问:OpenAI 原本要收购 Windsurf,结果被 Google 抢先了。这事到底咋回事?
秘塔在深度研究时会给出问题链,相比一问一答的模式,它更像是带你一起思考,逐步展开问题。
它会先拆解我们的提问,开始梳理背景信息,比如:
OpenA1 2024-2025年公开收购计划或声明中是否提及 Windsurf 公司?
Google 收购 Windsurf 的具体时间、金额及 Windsurf 核心 AI 技术专利清单;
Windsurf 公司创始人或CE0关于 OpenA1 与 Google 收购竞争的公开采访内容;
再进行更深度、更具体的研究:
微软与 OpenAI 合同中阻止收购 Windsurf 的条款原文及微软2025年官方声明;
Google DeepMind 反向收购 Windsurf 核心团队的技术整合路线图;
Windsurf 创始人 Varun Mohan 在2025年7月媒体采访中解释选择 Google 而非 OpenAl 的直接问答内容;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将问题链发散,每一个小节点,都会先总结成一个结论,点击后可以展开看到更具体的内容和全部的信息来源。
而且它会验证每个思考节点是否“结论明确”。在收集的信息不足以得出明确结论时,它会说标注“结论待完善”,比随便编个答案给我强多了。
最后,它再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深度研究报告,包含:
完整的问题链;
文字报告;
信息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秘塔自带来源管理功能。
以往我们自己做研究时,我们靠经验判断.gov、.edu、.org等等这类网站会更权威、信息更客观可靠,而现在,秘塔也学会了“你喜欢从哪里获取信息”。
我们可以手动设置信息源偏好,它会根据我们的设置,在生成的结果中更多展现/屏蔽部分网站内容。
我们还可以让它继续生成一份可互动的研究报告。
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比如,Windsurf 到底是做什么的?它有啥独特技术或者团队,能让 OpenAI 和 Google 抢着要?
再次生成的回答,支持一键转化为互动研究报告、海报和PPT。
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看看这件事对 OpenAI 打击大吗?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办?有没有转头投别的项目?
内容分类更懂你
秘塔可以设置搜索范围,包括全网、文库、学术、视频这些范围。
不像普通搜索一样一股脑“全网抓”,秘塔可以提前选好信息源类型。我们想要辅助做专业学术研究。可以将搜索范围设置为学术。
提示词:比如,收集2020-2024年间,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按研究方法与治疗手段分类。
可以针对视频内容做深度研究,并生成酷炫的可视化报告。
提示词:请整理2025年上半年关于AI发展的高质量演讲内容,包括OpenAI Dev Day、WAIC 2025、DeepMind 研究日等会议中的核心观点,重点关注大模型落地、Agent演进、多模态能力等话题,提炼演讲精华并输出摘要。
一些分享
整体用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秘塔的深度研究就像个靠谱的搭档。它不只是单一地查资料,更像是学会了思考,参与到整套研究流程里,顺藤摸瓜,逐步拆解问题。
像我平时做自媒体,选题紧、信息杂,自己查资料很容易掉进搜索黑洞。现在我会直接开秘塔深度研究,它不但节省步骤,还经常丢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点子。
说白了,它补上的,就是“思考”这一环。在信息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不够用的当下,这类AI能力真的太实用了。
如果你经常需要做调研、写报告、准备内容,强烈推荐试试这个功能。能用好它的人,真的会快很多,也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