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20. 交通流量预测实战:用GCN构建城市路网预测模型(PeMS数据集+PyTorch Geometric全流程)_gcn交通预测
摘要: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是智慧交通的核心任务,传统LSTM/CNN模型因忽视路网拓扑结构(如传感器间的道路连接关系),难以精准捕捉拥堵传播规律。本文以公开PeMSD4数据集(旧金山湾区交通数据)为基础,采用图卷积网络(GCN)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将交通传感器视为“节点”、道路连接视为“边”,结合PyTorch Geometric工具实现端到端时空预测。全流程涵盖:数据获取与清洗(处理12个时间步历史数据)、路网图结构构建(基于距离的邻接矩阵)、GCN模型搭建(含两层图卷积层)、模型训练与评估(对比历史平均法、LSTM)。实验显示,本文GCN模型在整体RMSE(15.1)和关键路口RMSE(19.6)上均优于传统方法,预测稳定性显著提升。需特别说明:本文为教学虚拟案例,所有结果基于离线回测,不可直接用于真实交通调度决策,实际落地需解决实时性、动态路网等问题。
优质专栏欢迎订阅!
【DeepSeek深度应用】【Python高阶开发:AI自动化与数据工程实战】【YOLOv11工业级实战】
【机器视觉:C# + HALCON】【大模型微调实战:平民级微调技术全解】
【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AI 赋能:Python 人工智能应用实战】
【AI工程化落地与YOLOv8/v9实战】【C#工业上位机高级应用:高并发通信+性能优化】
【Java生产级避坑指南:高并发+性能调优终极实战】【Coze搞钱实战:零代码打造吸金AI助手】
文章目录
- 【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20. 交通流量预测实战:用GCN构建城市路网预测模型(PeMS数据集+PyTorch Geometric全流程)
-
- 关键词
- CSDN文章标签
- 一、为什么要用GCN做交通流量预测?(从实际痛点出发)
-
- 1.1 交通流量预测的现实意义
- 1.2 传统方法的3个致命痛点
- 1.3 GCN的核心优势:让模型“懂路网”
- 二、核心概念:5分钟搞懂GCN与路网建模
-
- 2.1 先明确3个基础概念(新手必看)
-
- 2.1.1 图的数学表示:邻接矩阵
- 2.1.2 GCN的核心:消息传递公式
- 2.1.3 PeMS数据集的结构
- 2.2 GCN与传统模型的对比(直观理解优势)
- 三、学前准备:环境配置与数据获取(30分钟搞定)
-
- 3.1 环境配置:重点解决PyTorch Geometric安装坑
-
- 3.1.1 第一步:安装PyTorch
- 3.1.2 第二步:安装PyTorch Geometric依赖
- 3.1.3 其他依赖安装
- 3.2 数据获取:PeMSD4数据集下载与解压
-
- 3.2.1 下载地址(实测可访问)
- 3.2.2 数据解压与查看
- 3.2.3 验证数据完整性
- 四、核心实战: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预测(全流程代码+结果)
-
- 4.1 步骤1:数据预处理(清洗+归一化+时序样本生成)
-
- 4.1.1 数据清洗(处理缺失值)
- 4.1.2 数据归一化(避免数值差异影响模型)
- 4.1.3 生成时序样本(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
- 4.1.4 划分训练/验证/测试集
- 4.2 步骤2:构建路网图结构(邻接矩阵+Edge Index)
-
- 4.2.1 计算基于距离的邻接矩阵
- 4.2.2 转换为PyG的Edge Index格式
- 4.3 步骤3:构建GCN预测模型(PyTorch Geometric实现)
-
- 4.3.1 定义GCN模型类
- 4.3.2 定义损失函数与优化器
- 4.4 步骤4:模型训练与验证(含损失曲线可视化)
-
- 4.4.1 转换数据为Tensor格式
- 4.4.2 定义训练与验证函数
- 4.4.3 执行训练循环
- 4.5 步骤5:模型测试与结果评估(对比传统方法)
-
- 4.5.1 加载最佳模型并测试
- 4.5.2 对比历史平均法与LSTM
-
- 4.5.2.1 历史平均法(Baseline)
- 4.5.2.2 LSTM模型(传统时序模型)
- 4.5.3 结果汇总与分析
- 五、可复现性指南:避坑与优化(新手必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