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VDC、SMC、MCU怎么协同工作的?_smc会议系统

VDC、SMC、MCU怎么协同工作的?_smc会议系统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中,VDC(终端控制)、SMC(会话管理)、MCU(媒体处理) 通过分层协作实现端到端会议管理,其协同工作机制可总结为以下清晰架构:


1. 角色分工

组件 核心职责 类比角色 SMC 会议调度、资源管理、策略控制 指挥中心 MCU 媒体流处理(混音/合屏/转码) 媒体处理器 VDC 终端设备管理(配置/监控/维护) 设备管理员

2. 协同工作流程(以会议为例)

阶段1:会议预约
  1. SMC 接收用户请求,分配资源(MCU、带宽)并生成会议模板。
  2. VDC 检查终端状态(如华为智真TP是否在线),反馈给SMC。
阶段2:会议启动
  1. SMC 通知 MCU 准备会议资源(如设定画面布局、混音策略)。
  2. MCU 通过信令协议(SIP/H.323)直接呼叫终端,建立媒体流连接。
  3. VDC 监控终端入会状态(如摄像头是否开启),但不干预信令流程。
阶段3:会议进行中
  1. MCU 实时处理音视频流(如合成4分屏),并上报负载状态至SMC。
  2. SMC 动态调整资源(如切换MCU节点),同时通过 VDC 收集终端日志。
阶段4:会议结束
  1. MCU 释放媒体资源,SMC生成会议记录,VDC执行终端休眠指令。

3. 关键交互关系

(1) SMC ↔ MCU
  • 通信内容:会议调度指令、资源状态同步。
  • 协议:私有协议或API(华为eSDK)。
  • 示例:SMC命令MCU将某终端设为主讲人。
(2) SMC ↔ VDC
  • 通信内容:终端管理策略、状态监控数据。
  • 协议:HTTP/REST API或数据库同步。
  • 示例:SMC要求VDC批量升级终端固件。
(3) VDC ↔ 终端
  • 直接管理:通过SSH/HTTPS配置终端参数。
  • 被动监控:终端主动上报状态至VDC。
(4) MCU ↔ 终端
  • 媒体控制:通过SIP/H.323传输音视频流。
  • 信令交互:呼叫建立、画面切换指令。

📌 注意:VDC与MCU无直接控制指令交互,二者通过SMC间接协同。


4. 协同架构图

+-----------------------+| SMC  | <─── 会议策略/资源调度| (指挥中心) | +-----------+-----------+│  ▼  +---------------------+ +---------------------+| MCU | | VDC || (媒体处理器) | | (设备管理员) |+----------+----------+ +----------+----------+  │ │  ▼ ▼ +---------------------+ +---------------------+| 终端设备 | | 终端设备 || (智真TP/CloudLink) | | (智真TP/CloudLink) |+---------------------+ +---------------------+

5. 设计优势

  • 解耦管理:VDC专注设备运维,MCU专注媒体处理,SMC统筹全局。
  • 高可靠性:单组件故障不影响其他功能(如VDC宕机,会议仍可进行)。
  • 灵活扩展:支持云化部署(虚拟MCU+VDC),按需扩容。

6. 典型场景示例

场景:跨国企业月度例会

  1. 管理员在SMC预约会议,选择1080p 9分屏布局。
  2. VDC自动检查各地终端(如上海TP、柏林CloudLink)网络状态。
  3. SMC分配最近的MCU节点(如华为云MCU法兰克福集群)。
  4. MCU呼叫终端入会,并实时适配各会场带宽(动态码率调整)。
  5. VDC监控终端温度/CPU使用率,异常时触发告警至SMC。

总结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的协同本质是:
SMC发号施令 → MCU干活 → VDC管家,三者各司其职,通过标准化接口对接,形成高效、稳定的视频协作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