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档 > 对话工作几十年的技术大佬

对话工作几十年的技术大佬

大家好,周末跟我一久不联系的朋友聊天顺带做了几个问题的采访,希望对出入技术职场的大家有所帮助。

▎问:

广哥,知道你从事技术已经有很多年了,我想请教一下,一直从事技术这么多年,你是否有想过换一个方向,比如自己当老板,比如退休之类的,做技术到最后,还能像以前那么充满激情吗?

▎答:

是否可以一直做技术,很多人都在讨论。其实我周围我见到的好多一直做技术的朋友,同事,年纪最大的六十多了,还在一线做技术呢

做技术是否有激情,其实取决于自己。一个有激情的人,做什么工作都会一直有激情的。技术和其他工种一样,是永无止尽的。只要想研究,一直都会有一些技术点给自己研究。那种思考一个技术细节几天后得到答案的快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

打工这么多年,我见过很多的老板,领导,都是非常非常的忙,当老板、领导的不管其水平如何,其精力都是非常充沛的,最典型的就是我见到的很多老板都是几乎不午休,早上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走。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个人喜欢玩,如果一旦到了这些岗位,那就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了。所以,我还是觉得做技术好。

研发产品的公司,个人评估工作时间长度是这样的:老板、部门领导、项目经理、测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结构工程师、ID工程师。

▎问:

我们的很多技术人都比较关注技术路线的职业发展,那对于一个职场新人,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技术路线,有的人希望以后成为技术leader,那他应该如何准备并且有希望成为一个技术leader的呢?

从你自己的角度看,从实习生到工程师到技术领导,这些阶段你都是如何实现转变的呢?

▎答:

新人入职后如何开始走向社会,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只能从我培养的几个应届生来简单描述一下我给他们规划的工作路径以及学习路径。

首先,在我科室入职的新人,我通常会用半天的时间把公司产品做个介绍。然后把公司产品涉及的大技术点做个介绍。同时介绍产品的需求,以及需求是怎么来的。

然后,我会把公司某一个产品的研发资料全部给他,让他从两方向来了解项目。一是自己通过项目资料理解项目方案(有的有方案文档,有的项目由于历史原因没有项目方案文档),在自己整理的时候,最好输出项目方案文档。二是将项目用到的物料规格书都仔细阅读一遍。如果遇到读不懂规格书的,欢迎随时来提问规格书的内容。

下一步,遇到一些简单的bug分析,我会让新人先来分析,根据bug的难度,我会给3-5天时间基于其分析,同时在交代任务的时候,通常会给几个可能的方向,以及给一些分析思路。然后要求其输出bug分析文档。要求文档有故障描述,故障分析,故障解决方案(长期,短期,规避方案等),最后如何避免类似故障。通常一个bug,会涉及几个技术点,对于新人,我还会要求其自己去查阅相关技术点的知识,输出对应技术点的总结文档。故障分析讲究一个逻辑自洽,如果找到根本原因,逻辑无法自洽,就会引导其继续思考。

当bug分析和技术点总结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就会开始交给他们一些维护项目,简单的改版项目给新人来做,要求新人在做这种项目的时候,按照型号项目要求先输出方案文档,先把项目的来龙去脉文档化,以及自己准备怎么做一个项目也文档化。然后对于其实施的文档内容,产品输出内容做检查。

再下一步,就是开始独立承担公司的型号项目。工作流程也是类似。一样的,在型号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其过程输出文档,遇到其不会的技术点,指导其从哪里去获取对应的资料,将每个技术点吃透。

由于我带的都是硬件工程师,通常还会将外部科室,外部部门的沟通,也交给新人去沟通,我只会告诉他应该找谁,如何和对方沟通等。

一般这个流程下来,一个公司的产品研发流程,新人都会掌握下来,同时将公司产品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点都吃透。在公司做2-3个型号项目以后,就成长起来了。

随着其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完善,公司产品所需要的技术点理解的越来越透彻,公司外部门的沟通越来越顺畅,这个人基本也就可以做研发小领导了。再有新人也就可以交给他来带了。

▎问:

知道你是很喜欢篮球的,如果你在招聘面试,有的面试者中篮球技术很好,但是技术和学校比较一般。另外一个候选人名校出来的,不过不喜欢篮球,面对这样的求职者,你会做如何选择?

▎答:

当我在大公司的时候,我遇到写着喜欢篮球的,一般会给面试机会,面试时,要求会适当降低,只要其逻辑思维能力还过得去,表达,沟通能力还行,我通常就会给offer了。

当我在小公司的时候,不会考虑这些因素了,因为公司没有冗余人力来等待员工的成长,必须是来了就能独当一面。

▎问:

在面对技术方案分歧的时候,软件专家希望从硬件角度修改,你作为硬件代表希望从软件角度解决,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

▎答:

我作为一个从单片机开发开始进入研发的工程师,软件,硬件同时做了四五年的开发。所以当技术方案或者说bug来到的时候,我从未考虑问题应该是软件还是硬件解决。

考虑方案的时候,我是从可实现性,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通常硬件会做预留设计,如果有软件可实现的方案,但是可以降成本,那么在方案文档就将其描述清楚,评审时一起讨论,实现时优先调试。

遇到bug时,通常都是要求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再来决定从什么维度来解决,解决时不但要考虑解决方案的可实现性,所需要的时间,还需要考虑成本,还需要考虑已经发货的产品如何处理,已经生产的产品如何处理,后续如何处理。并不会简单的分配软件或者硬件来解决。

▎问:

您在中兴工作了很多年,你能大概说说中兴的技术特点是怎么样的呢?而作为十几年的中兴人,你又是为何选择了离开呢?

如果有机会,你是否还愿意回中兴工作?

▎答:

我个人是在小公司工作了4年,然后去了中兴工作了10年,然后出来又有6年了。

在中兴有一个技术文档资料库,当遇到不明白的bug的时候,在技术文档资料库总能找到类似的故障,通常会有写的很好的分析文档,并且可以找到写文档的人,通常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都会仔细的和我分享其知识,让我获益匪浅。

同时,中兴不同的岗位通常都有不同的专人负责,负责人对于其业务那一块一般都非常专业。

我也是在一个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停的翻阅公司的技术文档库,通过和不同岗位人员(研发工程师,物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部件开发工程师,生产工艺工程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反复沟通过程中,慢慢对公司规范化的产品研发流程慢慢的学会了。

在中兴,只要自己想学,足够主动,可以掌握非常多的技能点,无论是否你这个岗位所需要的。

最后,中兴各个产品线所需要的技术都不一样,待遇也都不一样。如果再回中兴,希望能够去中兴无线产品线或者微电子研究院去学习工作。

3f70ba95e0858779694bedd01a32c7af.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