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ave Terminal与Cpolar的跨平台远程SSH访问实践过程
文章目录
前言
各位朋友,今天要向您分享一个改变终端交互体验的创新工具——Wave Terminal。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与各类命令行工具协作。从传统终端到智能终端的进化历程,本质上是人机交互方式的持续革新。GitHub上新出现的Wave Terminal项目,凭借其独特的技术架构和极简主义设计哲学,正在重新定义终端工具的使用范式。
这款开源工具融合了三大创新功能:实时文件预览机制、集成网页浏览模块及智能交互系统,全面兼容Windows、Linux和macOS平台。本文将以Windows环境为例,演示Wave Terminal的部署流程,并结合Cpolar内网穿透服务构建安全的远程连接方案,帮助您突破网络环境限制,实现对私有Linux服务器的无缝访问。
值得注意的是,Wave Terminal的远程控制特性与Cpolar的穿透技术形成技术互补,可构建高效稳定的云端开发环境。这种组合方案通过智能路由机制和数据加密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内网访问的拓扑限制,更为分布式团队协作提供了更安全、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其技术架构优势已获得开发者社区的广泛验证,成为现代远程开发的标杆实践。
1. Wave Terminal安装
我们可以在它的官方网站进行下载安装:www.waveterm.dev/download
下载后,双击应用程序即可自动安装并打开终端界面:
2. 简单使用演示
默认界面左侧模块可以操作终端命令行,中间区域分别是CPU性能,浏览器,和访问本地文件路径模块,右侧可以看到帮助、提示和与AI进行对话。这些模块都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拖动进行位置移动,多开,与自由添加删除的。
多命令行窗口:
浏览器网页多开:
AI聊天框多开:
在本地文件路径中不仅可以查看文档,图片,还能看视频:
3. 连接本地Linux服务器
这里我使用同局域网下的ssh连接Ubuntu进行举例:
3.1 Ubuntu系统安装ssh服务
首先我们需要在ubuntu系统中安装ssh服务: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在命令确认时输入“y”,确定在Ubuntu系统中安装SSH。
安装后执行下方命令,显示绿色running提示即为ssh服务已经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ssh
3.2 远程ssh连接Ubuntu
想要使用当前的Windows系统通过Wave Terminal远程ssh连接本地局域网内的Linux服务器,直接在Terminal中输入ssh 用户名@服务器IP
,提升密码后输入即可连接。
在文件路径中输入用户名@服务器IP
和密码登录后,同样也可以远程查看ubuntu系统中的文件。
4. 安装内网穿透工具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实现Windows系统使用Wave Terminal进行ssh远程连接ubuntu,但只能在同一局域网下进行(比如同一家庭网络或办公室网络),如果在不同局域网间,这种连接方式就无效了。需要依靠在ubuntu系统中安装cpolar建立TCP数据隧道,才能实现在不同网络下的系统互连。
下面是安装cpolar步骤: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curl https://get.cpolar.sh | sudo sh
- 安装完成后,执行下方命令查看cpolar服务状态:(如图所示即为正常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cpolar
Cpolar安装和成功启动服务后,在浏览器上输入ubuntu主机IP加9200端口即:【http://localhost:9200】访问Cpolar管理界面,使用Cpolar官网注册的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接下来在web 界面配置即可:
4.1 创建公网地址
登录进入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隧道管理——隧道列表
可以看到安装cpolar后,会自动创建一条ssh隧道。(如果要创建其他服务的公网地址需要点击创建隧道进行配置)
然后点击下方的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ssh的公网地址:
4.2 使用公网地址远程ssh连接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Windows系统中的Wave Terminal,在ssh连接本地内网中的ubuntu时,点击Terminal右侧的电脑图标后,在输入框中输入 用户名@粘贴这个使用cpolar生成的公网地址
:(复制tcp://后边的连接即可)
输入用户密码即可看到成功使用cpolar生成的公网地址ssh远程连接:
5.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由于以上使用cpolar所创建的TCP隧道使用的是随机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不利于长期远程访问。因此我们可以为其配置保留的TCP地址,该地址为固定公网地址,不会随机变化【ps:cpolar.cn已备案】
注意需要将cpolar套餐升级至基础套餐或以上,且每个套餐对应的带宽不一样。
登录cpolar官网,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的TCP地址,添加备注ssh,点击保留。
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TCP地址:
返回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ssh隧道,点击右侧的编辑: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TCP地址配置到隧道中
- 域名类型:选择固定TCP端口
- Sub Domain:填写保留成功的TCP地址
点击更新
(注意,点击一次更新即可,不需要重复提交)
此时我们回到Windows系统中的Wave Terminal,对本地内网中的ubuntu ssh连接重新进行配置:
把ubuntu的主机地址替换为这个固定的TCP公网地址与端口,进行连接即可:
可以看到成功使用cpolar生成的固定公网地址ssh远程连接本地ubuntu服务器:
更多有趣的内容和项目详情,可以访问项目的GitHub主页:https://github.com/wavetermdev/waveterm。
通过本次配置实践,我们实现了Wave Terminal与Cpolar的远程SSH连接方案。该技术组合通过创新架构设计,既解决了传统内网环境的访问瓶颈,又实现了多平台间的无缝协作。整个实施过程采用模块化配置方式,用户可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调整各项参数设置,满足个性化需求。
对于技术爱好者来说,该方案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Wave Terminal的智能终端功能与Cpolar的穿透技术形成协同效应,为远程开发场景提供稳定支持;其二是方案的可扩展性,开发者可在此基础上集成更多功能模块,如搭建代码仓库对接系统或构建自动化测试流水线。
诚邀您在GitHub社区参与技术交流,您的实践反馈将推动工具持续优化。建议将此方案纳入日常开发工作流,体验云端协作的高效性。通过技术共享与协作创新,我们共同促进开源生态的良性发展,为开发者群体创造更多实际价值。
[
](https://www.cpolar.com/2025-6-18)